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網騰訊新聞”(ID:qqshenwang),作者:張睿,編輯:康曉,36氪經授權發布。 “只有呆在海里你才能感知到海浪的方向。輔導老師的職位是不是不香了?我要不要換個行業?”陸露舉棋不定。 5月28日下午,正在思忖是否跟中介簽訂租房合同的陸露接到了某在線教育公司HR的電話。電話那邊,一直與陸露有聯系的HR通知她,因為暑期班已經完成分班,輔導老師暫時飽和,原定6月份就可以入職的陸露需要等到9月份才能入職。 陸露是于去年秋招拿到了該公司成都分公司的offer,已經簽了三方協議。陸露在知乎、微博等平臺搜索相關信息,她發現被要求推遲入職的并非只有自己,猿輔導、作業幫、高途集團(前跟誰學)等公司的求職者也有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offer被取消或者延遲的情況。 受影響的不僅是求職者,頭部的幾家在線教育公司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猿輔導、高途等在職員工也在脈脈等社交平臺爆料,公司開始“勸退”和裁撤相關崗位。 “今天已經被勸退,理由是下班時間在工位上聽歌影響工作秩序,紅線勸退”,某在線教育在職公司員工抱怨。 收回offer、延期入職、勸退或者調崗只是在線教育行業大變局的一環。從年初中紀委點名批評在線教育營銷亂象和監管問題開始,就埋下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要發生巨變的伏筆?!白兙掷锸桩斊錄_的是輔導老師崗位,特別是為今年暑期提前儲備的輔導老師”,曾在在線教育公司負責招聘的張燁表示。 輔導老師是“調整重災區” 據作者不完全統計,在社交網絡上自曝被要求延遲入職甚至取消offer的應屆畢業生中,輔導老師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些輔導老師集中在成都、濟南、武漢等新一線及二線城市。 李麗是成都某學院的2021屆應屆畢業生,回想起去年8月中旬,周圍同學應聘猿輔導及好未來旗下小猴AI課(現在小猴啟蒙)輔導老師的熱情,恍如隔世。 “當時印象最深的是,兩家公司前后腳來學校招聘,猿輔導招聘的是小學數學輔導老師,每月薪資在6000-9000,全年 13 薪,每年還有2次晉升及調薪機會。小猴AI課招聘的在線輔導老師入職第一年能給到的綜合年薪就在8-12萬之間,無論是薪資還是晉升空間這對想留在成都的同學們來說比較有競爭力”,李麗回憶。 “一年不到的光景,輔導老師就淘汰了”,李麗抱怨。 應屆生對輔導老師這一職位態度的轉變有個大背景:在線教育輔導老師這新興職業從誕生到迅速膨脹至十幾萬人的規模僅用了4年。2016年,最先測試雙師直播大班課模式的學而思網校招生人數實現跨越式的增長,只做服務不講課的“班主任”開始走上歷史舞臺。4年后,人社部將這個群體命名為“在線學習服務師”。 在這四年里,在線教育的用戶已經從2016年初的1.1億人發展到2020年初的4.2億人,K12在線教育規模從2016年196.7億元,增至2020年的884.3億元。 在這個過程中,輔導老師群體人數從0開始猛增,僅頭部10余家教育機構輔導老師數量就達10多萬,成為在線教育行業崛起的底色,而撐起這個千億級別市場的輔導老師則成為觀察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切口。 對于輔導老師的作用,張燁曾經對作者如此闡述:“在各大在線教育品牌在教研、教學內容日趨同質化,主講老師講課內容很難拉開和競品的差距的背景下,直接給學生和家長做服務的輔導老師質量就可能成為行業發展壁壘”。 為了將自身的壁壘搭建的足夠高,2020年,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高途等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紛紛在長沙、成都、西安、武漢、沈陽、南京、鄭州、重慶等新一線城市建立分公司,以招聘輔導老師,放大K12雙師直播課的效能。 “因為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給出的薪資水平確實有競爭力,及2020年疫情應屆生工作相對難找,這些頭部的在線教育公司成為不少應屆畢業生工作的備選項”,有行業人士對《深網》表示。 但沒想到的是2021年以來,一系列的監管政策讓已經步入“快車道”的在線教育行業開始“急剎車”。 2021年初,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表文章名批評在線教育,直指資本助推下的在線教育惡性競爭與監管問題。3月16日,中央網信辦主管的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了在線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會向全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出倡議,加強行業管理。 3月開始,央視下架了所有時間段在線教育廣告。從4月25日至今,頭部多家在線教育公司都因為涉及虛假宣傳、誘騙消費者等行為被監管部門頂格處罰。 “由于政策是嚴禁超綱輔導和提前招生的,公司也下架了涉及提前招生收費的秋季課程”,某頭部在線教育公司員工張明表示。 這一連串的政策和動作最直接的后果是,在線教育招生增速放緩?!拜o導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課前、課后服務輔導學生,當生源增速放緩時,部分輔導老師就會出現沒班可帶的情況” ,張明說。 對此,有在線教育公司內部員工透露:“暑期一直是K12教培行業招生的重要窗口期,服務及當期續報率與主講和輔導老師的穩定性和質量息息相關,為了保證暑期團隊的穩定性,公司有規定暑期班盡量不進新人,也不允許輔導老師甩班,這估計也是讓新人延遲到暑期后入職的原因之一”。 而據張燁透露,去年不少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確實從校園秋招開始就在為今年的暑期做輔導老師的儲備,但沒想到今年遇到了“強監管”。 高增長“戛然而止” 對于整個行業來說,被擠出“快車道”的在線教育公司此前高達200%—400%的用戶及營收增速預估會成為歷史?!按饲邦^部K12在線教育公司高速增長的引擎被按下了暫停鍵”,有業內人士對《深網》表示。 上述業內人士所說的“引擎”主要是指是持續的信息流廣告投放帶來的高速增長。 在線教育公司于暑期前三個月開始“砸廣告”招生始于2018年。當年5月份,學而思網校開始在地鐵、電梯等戶外廣告及微信朋友圈及今日頭條等流量渠道投放廣告。這些投放效果立竿見影。據好未來2019年第二財季財報(2018.6.1-2018.8.31)顯示,學而思網校入學人次同比增長了223%,營收按美元計算同比增長184.2%。 2019年及2020年暑期,在線教育的廣告投放有增無減。36氪曾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7月,參與暑期招生戰的在線教育公司廣告投放總額達到30-40億元。另有媒體統計,2020年暑期,僅頭部4家K12網校暑期投放額就接近50億元,是去年投放額的兩倍多。 從效果上看,參與投放的在線教育公司的用戶量確實實現了翻倍增長。 以作業幫為例。作業幫創始人侯建彬曾披露2019年“暑期戰”的成果,截至2019年10月20日,作業幫直播課秋季學期的在讀人次規模超過97萬(正價,已去除退費),實現400%+年同比增長。2020年,作業幫直播課公布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但對于接近400%的增長,作業幫表示,2020年暑期正價班新增人次中,超過67%來自自有流量(作業幫的拍照搜題、作業批改等)。 不過,曾在在線教育公司負責市場投放的李林對《深網》表示,“在K12雙師直播大班課領域,與微信群、社群裂變、拍照搜題等工具帶來的自有流量相比,購買信息流廣告帶來的用戶確實更精準,起量更快,這也是號稱以社群裂變起量的跟誰學(后更名高途)在2020年加大了效果廣告投放的原因,為了擴大規模,只能忍受戰略性虧損”。 但這種以購買流量換用戶高速增長的模式在2021年被按下了暫停鍵。 “對在線行業的監管我們早有預料,但沒想到的是會從廣告宣傳和投放這個點切入。嚴控在線教育廣告宣傳猶如拿住了在線教育公司的‘七寸’,招生肯定會受影響”,上述業內人士對《深網》表示。 以海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海淀區教委于5月19日出臺“教育培訓行業廣告發布重點內容提示書”為例,在提示書中,廣告中不得出現教師的名義或形象(包括演員扮演的教師);不得使用學員“現身說法”直接或間接作推薦證明,不得以學員的培訓效果作推薦證明,不得從用戶評價中挑選好的用戶評價進行刻意展示等“禁令”都是之前在線教育公司廣告投放經常使用的宣傳點,這也是多家在線教育公司被頂格處罰的原因。 “現在我們都會謹慎在主流媒體上投放廣告,在準備廣告物料時,GR、PR、法務等各個合規部門都要審核好多遍,被罰怕了,不敢輕易投放廣告了”,張明說。 據移動營銷數據分析平臺App Growing數據顯示,整個5月份,北京學而思及作業幫對旗下APP的廣告投放都在急劇減少。 北京學而思對其旗下APP的推廣從4月份的20000個廣告減少到5月份的800多個。而作業幫對其旗下APP的推廣廣告從4月的294個減少到5月的22個。 而高途集團創始人兼CEO陳向東則在2021年Q1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直接提出,高途從3月份開始就逐漸減少信息流投入,目前已經全面停止信息流投放獲客,并積極開拓其他渠道?!拔磥硗ㄟ^投放帶來巨大的流量增長不再適用于教培行業,競爭的重心將轉移到運營上”。 震蕩的學前培訓市場 如果說,規范在線教育廣告投放是拿住了在線教育公司狂飆猛進的‘七寸’,那么對其具體業務的政策監管則是卡住了這個行業的“命門”。 “校外教培行業是作為公立學校之外的補充而存在的,真正的危險不會來自競爭對手。政策監管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影響著這個行業的走向和趨勢”,曾有教培創業者對《深網》表示。 “與頂格罰款相比,對業務監管給在線教育公司帶來的沖擊比罰款帶來的沖擊要大的多”,張燁表示。 2021年3月30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要求相關部門應根據有關線索,對接收學前兒童違規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將黑名單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按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為了規避監管風險,從今年4月開始,頭部在線教育公司就下架六歲之前的學科課程,并將自家的少兒啟蒙AI產品改名“啟蒙”類產品,以降低被界定為學科培訓的風險。 高途集團對學前業務調整的更為徹底。5 月 27 日,高途提出將放棄旗下 3-8 歲啟蒙課業務 “小早啟蒙”,多位接近小早啟蒙的員工表示,80% 左右員工將被裁員或內部轉崗,剩余人員維持已開課程運轉。 對于放棄“小早啟蒙”業務,陳向東在5 月 27 日的線上全員大會中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第33條明確規定: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齡前未成年人進行小學課程教育。 高途之外,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公司也裁撤和調整了低幼業務線。對此,作業幫回應,離職員工的補償均按照法定的N+1政策,試用期員工也有1個月的補償。 “現在的問題是,在相關監管細則還未出來之前,簡單的改名啟蒙并不能一勞永逸,如果啟蒙類的課程也被定義為學前學科培訓,涉及其中的相關公司的都要進行內容整改甚至是暫時下架”,有業內人士分析。 尋找“新引擎” 信息流廣告投放被“強監管”、核心業務面臨不確定性,眼下K12在線教育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在監管和業務調整中尋找用戶增長的“新引擎”。 “現在的在線教育公司大部分都是戰略性虧損,基本沒有盈利的”,曾有多位在線教育公司從業者都向《深網》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2020年底則直接表示,“現在在線教育那么興旺,都是靠資本輸血?!? 進入2021年,主攻K12的在線教育公司的融資都進入了寒冬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投融資數量降為111起,總金額高達539.3億元。2021年1-5月,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量為48起,已透露金額總計91.2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前5個月的融資主要集中在職業教育領域,其中職業教育的融資事件共10起,總金額為42.9億元。也就是說,2021年進入到在線K12賽道的資金寥寥無幾。 “已經有投資人傳話,今年不會投資K12在線教育,先看看哪些K12在線教育公司能熬過今年,明年再看這個賽道的項目。此外,因為K12在線教育賽道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之前專門盯這個賽道的不少投資人都轉看大消費賽道了”,有在線公司創業者表示。 資本的輸血跟不上,廣告投放被“嚴監管”,在線教育公司想活下去除了調整員工數量以節流外,還在探索新的獲客方式和渠道。其中,口碑推薦、轉介紹、直播獲客、拓展本地化網校及線下體驗店都成了在線教育公司新的獲客方式。 在高途2021年Q1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陳向東透露,未來公司會從口碑推薦和轉介紹方面發力。在口碑推薦方面,會為推薦新用戶提供更多優惠券和福利,鼓勵更多用戶推薦。在轉介紹方面,會增加關鍵推薦人活動、提供更多優惠券以鼓勵這些推薦人。此外,高途也在探索“本地網課”,實現網課本地化,本地化招生。 作業幫準備提高作業幫 APP 的自有流量轉化率,將信息流廣告占比降到 20%。據App Growing數據顯示,2021年3月份,作業幫的的信息流廣告推廣(不包含微信朋友圈廣告及百度搜索)費用還在4000多萬,但5月份其信息流廣告推廣費用僅700多萬。在信息流投放方面,作業幫也開始尋找“兩微一抖一百度”之外更便宜的投放渠道,例如餓了么、叮咚買菜等。 此外,本地化網課、線下體驗店等OMO模式也成為在線教育公司擴展生源的新渠道之一。 “網易有道目前正在嘗試通過OMO渠道探索線下與線上融合的獲客方式,在二三四線城市開設了線下體驗店,用戶可以體驗其產品和服務,也可以注冊在線課程。除小規模探索線下門店獲客外,公司還在測試其他幾個不同的線下獲客渠道”,網易有道副總裁蘇鵬介紹。 “在信息流廣告被迫收縮的情況下,頭部在線教育公司會根據自身的用戶及數據模型、算法,找出更適合自己的獲客模式,提高ROI水平。他們不會再盯著競爭對手燒了多少錢做營銷,用戶轉化率怎么樣,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品牌及產品、服務的打磨上,從這個角度看,這次監管也不是壞事。但肉眼可見的是,頭部K12 在線教育公司此前動輒200%甚至更高的用戶及營收增長很難再出現了”,張明說。 (文章中的陸露、張燁、李麗、張明、李林等為化名) ...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中網”(ID:China-Venture),作者:鄭玄,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Coatue募集了7億美元的早期投資基金;幾個月后,高瓴同樣組建了早期投資部門。 華爾街的“TMT之王”,正在悄悄改變中國策略。 Coatue資本以擅長TMT投資聞名,過去十年,憑借“做多頭部TMT公司+做空高泡沫TMT公司”的策略,Coatue資本成為華爾街表現最好的對沖基金之一。根據分析師網站TipRanks的數據,目前Coatue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80億美元,2013年6月以來Coatue投資組合的回報高達430.8%,同時夏普比率達6.41,遠超美國對沖基金的平均值(1.49)。 與同是虎崽(Tiger Cub)的老虎環球基金一樣,Coatue很早就建立了私募股權投資部門。從風格來看,Coatue私募股權投資風格與其在二級市場的多頭策略基本一致——瞄準未上市的頭部TMT公司,典型的案子包括Uber、Snap、DoorDash等。 Coatue在2015年左右正式進入中國,前幾年的風格與美國總部高度一致,都是不計價格搶超級獨角獸們D輪、F輪的份額,包括2016年參與滴滴30億美元融資,參與美團D、F輪融資,以及投資聲網、ofo等細分領域獨角獸的C輪、D輪。 “不管多貴,只投最好的”,已經成為Coatue最具特色的標簽,甚至有國內企業在拿到Coatue的投資后,會“引以為傲”,借Coatue的特色來證明自己是細分賽道上最好的公司。 但過去一年,Coatue卻在悄悄轉變。尤其在中國市場,不僅投資范圍開始向消費、物流、生物醫藥領域拓展,rank也不再局限于細分市場的老大老二,很多中腰部和A、B輪的項目也開始走入Coatue的法眼。這也讓Coatue出手的頻率大大提高,過去一年投的項目比2015年-2019年加起來還多。 表面上看,這是一家基金從TMT領域切入到消費投資所必須的策略調整。但只要稍微熟悉私募基金的運作方式,就能明白這樣的轉變,對于一家美元PE來說,并不是一次尋常的調整。 華爾街TMT之王——Coatue資本 先聊一聊Coatue資本和基金創始人菲利普·拉方特(Philippe Lafont)。 菲利普·拉方特于1991年畢業于MIT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后前三年在麥肯錫擔任分析師。剛成為獨立顧問不久,1996年他就以一名研究分析師的身份加入了老虎基金,成為華爾街傳奇基金經理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的手下,專注研究歐洲電信股票。 在老虎基金工作三年之后,1999年拉方特籌集了4500萬美元創立Coatue資本,投資TMT領域。運氣不好的是,基金沒成立多久就遇到科技股泡沫破裂,幾個月內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80%。但新生的Coatue頂住了這波沖擊,到2009年,因為在金融危機期間表現出了優秀的抗跌能力,Coatue規模從年初的22億美元開始逐漸提升。 在華爾街眾多的對沖基金中,抗跌是Coatue最典型的標簽。夏普指數是衡量一只基金收益-風險比率的常用指標,根據TipRanks,2013年以來Coatue的夏普指數為6.41,同期華爾街對沖基金平均值為1.49,以抗跌著稱的橋水基金也不過2.12,只有老虎環球基金的組合收益率(359.1%)和夏普指數(5.29),可以與Coatue媲美。 能取得這樣的收益表現,一方面是由于過去十年科技股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長擴張周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Coatue在TMT領域投資中“做多贏家”+“做空輸家”的核心策略。 Coatue認為由于互聯網的馬太效應,TMT行業呈現出贏者通吃的狀態,而做多頭部的贏家和做空處于泡沫中的輸家,可以讓順周期時獲得超額獲益,在逆周期時通過風險對沖降低損失。根據Coatue中國一名投資人近日在一場閉門會議上的分享,拉方特最經典的投資案例,就是在智能手機潮里,做多蘋果的同時,做空諾基亞,賺取了雙倍收益。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科技獨角獸在上市前的估值就已經達到十億、百億甚至千億美金,很多細分領域的Top1都是沒有上市的私人公司。所以在2012年,拉方特讓他的親兄弟、Coatue聯合創始人托馬斯·拉方特(Thomas Lafont)前往硅谷組建風險投資部門。 根據福布斯此前的報道,在加入Coatue前,托馬斯·拉方特是好萊塢演員的經紀人。但其實在90年代,拉方特兄弟就有過一起投資的經歷。菲利普·拉方特接受OneWire采訪時說,他離開麥肯錫并在西班牙工作時,與托馬斯一起投資了微軟、英特爾等大型科技公司,并在90年代中期的IT牛市中大賺特賺,這也是他進入投資行業的契機。 從華爾街到硅谷再到中國,Coatue延續了二級市場的打法,雖然出手的次數不多,但每筆都是重金砸向頭部獨角獸——不管有多貴,只投最好的企業。 在硅谷,2012年開始Coatue先后參與了Snap、Uber、Lyft、Grab、Airtable等超級獨角獸C輪、D輪,乃至E輪、F輪的融資;在中國,Coatue的出手更少,2019年之前只投資了螞蟻金服、美團、滴滴、聲網、ofo、馬蜂窩、比特大陸和作業幫等10家左右的公司,但除了ofo翻車,其余公司的估值/市值都漲到百億乃至千億美元。 這樣的Coatue,讓新晉the midas list排名第三的投資人、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為之“佩服”,后者把他們與紅杉、高瓴、老虎環球和DST并列,認為這幾家是目前全球做的最好的風投基金。 華爾街的狙擊手,端起了沖鋒槍 Coatue和老虎環球一樣,被認為是對沖基金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最成功的代表,但隨著TMT行業紅利消失,原本專注TMT的Coatue,正在悄悄調整自己的策略。 最初的改變是從募資開始。2019年8月,Coatue募集了一期7億美元的早期投資基金——Coatue Early Stage Fund LP,這也是Coatue組建私募部門以來的第一只Early Fund。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個月后,高瓴同樣組建了早期投資部門,募集100億元規模的基金投資醫療、消費、科技、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公司。 除了Early Fund,Coatue的新一期PE基金也在悄悄調整。2020年底,Coatue完成第四期PE基金募資,總規模達35億美元,比前三期(3億美元、5億美元、13億美元)之和還多,新一期基金的名字,也比前幾期多了一個“Growth Fund”,透露出拉方特的野心。 從投資策略來看,儲備更多彈藥的Coatue,有著三點明顯的改變: 第一是出手的項目更多。僅以中國市場為例,根據投中數據,2015-2019這五年間,Coatue在中國一共出手了12次,投了11個項目;而從2020年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Coatue中國已經出手了16次,投了14個項目。 第二是項目越投越早。入華前五年里,Coatue基本參與的都是明星項目的中后期階段融資,比如投資滴滴F輪,美團的E輪、F輪,ofo的C輪、D輪,還有在美國投資Uber、Snap、Lyft這些獨角獸C輪以后的融資,是標準的PE做派。 Coatue2021年5月部分投資公司列表 但從2020年開始,Coatue投資的早期項目越來越多,比如在中國投資Manner的B輪,溪木源、古茗、迪斯商城的A輪;比如在硅谷,Coatue最近20天投了10個項目,有5個都是A輪、B輪的企業。 第三是投資的賽道更加分散。過去二十年,不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Coatue基本只投TMT領域的企業,包括電信技術、硬件制造商、消費互聯網和流媒體平臺等等。但從2019年開始,這種單一賽道的投法發生了改變。 首先是中國市場,消費成為Coatue的新寵。2020年以來,Coatue先后投資了喜茶、古茗、溪木源、農夫山泉、Manner、卡路里科技、小鵬汽車7家消費公司,并在二級市場買入霧芯科技(悅刻電子煙母公司)、理想汽車等公司的股票。 而在歐美,生物醫藥則是Coatue的寵兒。美國Modena疫苗和德國BNT疫苗的生產商,都曾成為Coatue炒股的題材。 而通過研究Coatue出手的規律,還可以發現兩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在二級市場,Coatue依然保持著過去十幾年的投資“TOP 1”的風格。由于13F只披露了基金的多頭倉位,根據公開資料難以判斷Coatue的空倉布局。但從多頭來看,其倉位依然有著強烈的“Coatue風”。 截至2021年一季度,Coatue持倉1億美元以上的多頭倉位 目前Coatue多頭倉位的布局,大多依然是各個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如上圖所示,截至2021年Q1,Coatue持倉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包括美國外賣領域的老大DoorDash、SaaS龍頭Snowflake,還有亞馬遜、FB、特斯拉、SEA、維密母公司LBrands、在線健身平臺Peloton,都是各自賽道的領頭羊。 第二點則是在私募投資領域,Coatue正在改變其只投贏家的風格,這點在中國市場表現的尤為明顯。入華前五年,Coatue投資的滴滴、美團、ofo都是各自領域的Top 1,這也是此前Coatue選擇標的時最重要的標準。 但2020年進入消費領域之后,剛開始投資喜茶、農夫山泉、溪木源,Coatue看起來還維持著只投Top 1、Top 2的風格;但從2020年底開始,以Manner為轉折點,越來越多小而美的項目開始得到Coatue的青睞,是否是行業老大,看起來已經不是Coatue選擇投資一家公司的唯一標準。 這個擅長“狙擊”超級獨角獸的華爾街狙擊手,正在端起一把填滿彈夾的沖鋒槍,瘋狂沖向這場席卷中國的新消費風口。 一次不尋常的調整 對于一家老牌美元基金來說,Coatue在中國策略的調整,并不尋常。 從策略上看,這樣的調整并不難理解。隨著互聯網紅利逐漸消失殆盡,消費、醫療健康、新能源等行業是私募基金們瞄準的下一個方向。而與TMT相比,消費沒有那么強的馬太效應,“嬴者通吃”這個Coatue投資TMT行業邏輯的基礎也就不復存在。這樣的背景下,適當調整基金在消費領域的投資策略并不奇怪。 但從實際運作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調整并不容易。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人力。過去幾年Coatue中國主要以投資超級獨角獸為主,業務沒有那么復雜,并不需要一個龐大投資、投研團隊。根據此前的報道,Coatue在中國只有一個base在香港的5、6人小團隊,考慮五年一共也就出手了12個項目,這個人數也算夠用。 但這樣的團隊規模顯然無法應對消費領域的“掃貨式”投資。一方面,被投企業資質的放寬,意味著團隊需要配置更多的投資人去看項目;此外,投資領域從中后期的C、D、E輪跨越至A輪、B輪,對于基金“募投管退”中“管”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這些都不是一個小團隊能夠完成的工作。 事實上,近年來PE-VC化成為風投行業的熱門話題,但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15屆中國投資年會”的相關主題對話上,就有VC機構的代表指出,投A輪和PE們更加熟悉的投C、D、E輪有著本質的不同,只憑借資金優勢并不能做好早期投資。 不過,這可能也是Coatue中國逐漸擺脫美國總部賦予的標簽,成為一個更有自己特色的獨立機構的標志。根據領英的資料,去年1月,在加入公司 5年之后,Coatue中國的現任負責人蔣凱成為Coatue資本合伙人,而這是Coatue中國的締造者張自權,領導團隊三年也沒有得到的頭銜。...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和訊房產”(ID:hexunhouse),作者:潘群英,36氪經授權發布。 廣州集中土拍落錘,有房企歡喜也有房企憂愁。拿到地的房企不全是歡喜,未拿到地房企亦無需過分憂傷。在廣州這個開放且充分競爭的市場,時刻都充滿機遇和變化。 6月6日,景業名邦一紙公告宣布其與金地成立合營公司一同開發一增城項目。該項目為金地在廣州4月28日集中土拍中以9.18億元總價競得的增城中新鎮地塊。 自一個半月前,金地喊出在廣州“今年要超百億,三年到兩百億,五年到三百億”的口號后,金地在廣州市場頻頻發力,在廣州第一輪集中土拍中,斥資近60億元拿下增城和花都三地塊。在馬不停蹄的建設過程中,等來了合作開發的消息。 01 讓渡話事權 增城項目引入“新伙伴” 根據景業名邦公告,景業名邦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廣州意濃與金地集團最終全資擁有的廣州金璨就土地聯合開發簽訂協議,金地與景業名邦分別擁有目標公司廣州廣州金軒50%的權益,同時景業名邦獲得了廣州金軒51%的股東大會投票權,同時在5名董事中,景業名邦獲得了3名董事的席位。 根據公告,廣州金軒除了獲取增城中新鎮地塊外,沒有開展其他實質性的運營業務。這就意味著,通過此次協議,景業名邦獲得了增城中新鎮地塊50%的股份,并獲得了51%的投票權,也就是說,在持股比例相同的情況下,景業名邦在目標公司的話語權超過了金地。 一般來說,行業合作開發已是普遍現象,通過合作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或者引入競爭實力強勁的公司來提升項目的品牌和溢價。但金地此次引入的合作方景業名邦不管是在規模還是資源,以及各方面的競爭力,均不如金地。金地還給了景業名邦51%的話語權,為何金地愿意在該項目上做出讓步呢? 和訊房產聯系金地廣州相關負責人,但并未獲得上述問題的答案。 據熟悉情況的金地內部人士透露,該地塊與景業名邦的合作,在拿地前就談好了。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投票權或許是根據兩個公司對地塊的貢獻來確定,或許前期景業名邦做了很多工作;也可能是金地為了并表該項目,讓渡了相應的權利;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或許金地是想通過此次合作打開與景業名邦合作的通道,未來能夠在舊改項目上有進一步的合作。 對此,景業名邦方面告訴和訊房產,金地和景業因相互認同,在合作方面有長遠考慮,不排除以后會在城市更新、房地產開發方面再合作,東部都是雙方布局的重鎮,各自擁有優勢,合作也順勢而成。 景業名邦的回復則證實了上述猜測,據了解,景業名邦深耕廣州多年,在黃埔、增城均有在推進的舊改項目。金地如果能夠借景業名邦之力,打開在廣州舊改市場的局面,未來將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據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廣州金軒尚未完成股權變更,由金地持股100%。 02 金地廣州5年300億愿景 談起金地,總是會聯想到招保萬金時代的輝煌,金地作為布局廣州最早的企業之一,在2004年就入局,歷時十年廣州打造了增城金地荔湖城、公園上城、香山湖等產品。隨后多年,金地在廣州的存在感漸漸降低,從保利、碧桂園、萬科爭雄,再到現在越秀擊退保利,奪得廣州市場霸主地位,金地廣州的規模增速慢慢落伍了。 縱觀金地在廣州的打法,憑借產品優勢和打造的單盤知名度較高,擁有品牌知名度,但因為項目數量較少,整體未形成規模優勢。 整體而言,金地在廣州的銷售金額保持增長態勢,但其他房企跑的更快,金地就稍顯的失速了。在克爾瑞發布的1-5月廣州房企銷售數據顯示,金地廣州實現全口徑金額與權益金額分別為36.38億元、24.74億元,均排21名。 隨著金地集團在全國房企排位賽中展露鋒芒,金地廣州的規模增速日漸強烈。2021年超百億,三年到兩百億,五年到三百億,這是金地廣州喊出的目標。 這對于金地廣州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要知道,在2020年廣州房企排行榜中,金地權益和操盤金額均未進市場前30名,而權益榜單的上榜門檻為33億元。對比之下,金地廣州2021年整體銷售有了較大進步。 匹配規模增長的訴求,金地廣州在此輪廣州集中土拍下出動了金地集團以及金地商置兩大公司,斬獲3宗地塊。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金地在廣州斬獲的地塊均為增城、花都郊區地塊,而此前公司項目則集中在天河等中心區域拿地,走高端產品路線的金地開始平衡在廣州各區的布局,多點全面開花,以量取勝,這是規模競爭繞不開的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在廣州市場深耕了17年,金地在廣州舊改市場的收獲并不多,誠如業內人士所說,金地如果能夠通過此次與景業名邦的合作,打開在舊改市場的局面,于金地廣州而言,將迎來全新的發展。...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丁祖昱評樓市”(ID:dzypls),作者:CRIC證券CRIC物管,36氪經授權發布。 “ 地產股 表現一直是投資者關心的話題,估值低位,股價“跌跌不休”已成為常態,連續多月表現不及大盤。 克而瑞證券數據顯示, 2020 年 1 月 1 日至今,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跌幅 19.5% ,同期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跌幅 19.0% ,房地產(申萬)板塊跌幅 11.8% 。 而與之相背離的是,上市房企經營業績呈現增長趨勢,同比屢創新高。 而“第二增長曲線”物業板塊資本市場表現更是超越地產股。 CRIC 數據顯示,前 5 月 TOP100 房企整體操盤金額同比增長 51.3% ,較 2019 年同期也出現了 39.4% 的增長,整體業績相對較好。 物業股表現則好于地產股, 5 月 47 家上市物業企業整體平均上漲 4.5% ,恒生物業指數上漲 1.79% 。 房地產是受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加之受大市影響,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整體呈現下跌趨勢,地產股或將成為較好的防守型投資選擇,估值正迎來修復,物業股也將回歸理性。 ” 01 5月地產股指數表現不及大盤 過去一年,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跌幅23.2%,同期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跌幅23.6%,恒生指數跌幅3.4%,房地產(申萬)板塊跌幅10.9%。2021年以來,地產股較2020年波動上升,但整體跑輸大盤。 2月開始克而瑞領先股指上漲10.6%,3月克而瑞領先股指再上漲2.1%,但4月樓市成交環比下降,克而瑞領先股指隨之下降4.5%,5月克而瑞領先股指下降0.9%,月末走勢略有回升。 整體來看,自2020年1月1日至今,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跌幅19.5%,同期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跌幅19.0%。恒生指數漲幅2.4%,房地產(申萬)板塊跌幅11.8%。2021年5月,恒生指數上升1.5%,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下降0.9%,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下降2.2%,房地產(申萬)板塊上升1.8%。 圖: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 及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走勢 備注:1)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的推出主要是為了反映前10只市值最大、流通性最高,在香港上市但主要營業收入來自中國內地的房地產股票表現。當前成分股共10只,分別為:中國金茂、中國海外發展、世茂集團、龍湖集團、華潤置地、龍光集團、碧桂園、中國恒大、碧桂園服務、融創中國 數據來源:Wind 克而瑞證券研究院 從估值角度看,2021年5月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估值平穩,指數相對恒指PE略有回升。 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成分股整體PE2021年5月周均值為6.54,低于上月周均值6.82,低于2020年全年周均值7.17。恒指成分股2021年5月整體PE周均值為15.21,低于上月周均值16.28,高于2020年全年的周均值12.49。 圖: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PE估值走勢 數據來源:Wind 克而瑞證券研究院 圖:5月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成分股 相對恒指整體PE走勢 備注:相對PE=(克而瑞內房股領先指數成分股整體PE/恒生指數成分股整體PE-1)*100% 數據來源:Wind 克而瑞證券研究院 市凈率方面,克而瑞領先股指成分股相對恒指成分股5月較4月有所回落。5月相對恒指PB周均值為61.4% ,低于上月的周均值62.3%,低于2020年全年相對恒指PB周均值75.7%。恒指成分股5月整體PB均值為0.76,低于與上月周均值0.78,高于2020年全年PB周均值0.74。 圖:克而瑞內房股 領先指數PB估值走勢平穩 數據來源:Wind 克而瑞證券研究院 02 物業股平均漲4.5% 相對于地產股的波動下跌,物業股因發展潛力較大繼續受投資者青睞,整體股價則延續上漲趨勢??硕鹞锕鼙O測數據顯示,5月A+H股47家物業企業平均上漲4.50%,自2020年房企分拆上市節奏加快,截止5月31日,47家上市物企總市值突破萬億元。 從個股表現來看,5月A+H股47只物業股中上漲的數量達到28只,其中濱江服務漲幅最大,單月上漲33.8%,佳兆業美好和星盛商業則位于第二、第三位,分別上漲30.6%和28.9%。至6月物業股大多數仍然處于上漲狀態,最新數據顯示,6月8日,截至香港聯交所下午收盤,42只H股物業股中21只錄得上漲,其中最大漲幅為12.1%。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收并購的不斷升溫,物業板塊市場集中度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股價承壓明顯。5月18家股價下跌企業中,有2/3為市值排名30名以后的尾部企業。 反觀地產股個股表現,5月漲幅前五房企不及物業股,其中,中國奧園漲幅最高為12.7%,前五平均漲7.9%,地產股最高下跌超50%。 表:5月末物業股市值排行TOP10及漲幅情況 數據來源:克而瑞物管 03 分拆上市潮仍在繼續 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緊,主營業務利潤長期下行,房企紛紛謀求上市或分拆業務上市獲取更多資金支持。 截至2021年5月31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仍未上市的房企共有11家,其中2021年以來共有5家房企房企遞交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之前遞交上市申請的企業中僅有三巽控股更新過招股書,其余企業均顯示“招股書已過期”。 表:房企赴港上市排隊情況 數據來源:克而瑞物管 在分拆物業公司上市方面似乎更為順利,5月多家房企分拆旗下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包括北京城建、德商以及祥生,并且有新希望服務1家物企在5月完成上市。截至5月31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仍未上市的物業企業共有20家,其中越秀服務已通過上市聆訊,融信服務則兩次遞表。 整體來看,房地產企業上市之路頗為波折,然而分拆旗下物業板塊上市的熱潮仍然在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5月碧桂園服務和雅生活分別進行配股融資104港元和32億港元,其中碧桂園服務再次刷新物業股單次配股籌資金額記錄,此舉或將引發物管行業新一輪“軍備競賽”,加劇行業競爭。 表:房企分拆旗下物業公司赴港上市排隊情況 數據來源:克而瑞物管 整體來看,在“房住不炒”調控主基調下,“因城施策”與“因企施策”趨于常態化,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且克而瑞領先股指估值平穩,指數相對恒指PE繼續回升,整體而言,2021年全年估值空間修復可期。 隨著行業安全墊增厚,地產股或將成為較好的防守型投資選擇。對于個股而言,房企只有強化成本控制能力、融資能力及周轉速度,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建立可持續性競爭優勢,才能跑贏大市。 與此同時,物管行業發展空間仍然較大,因此備受投資者青睞,但從估值來看物業股已逐漸回歸理性,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物管行業競爭將日益加劇,企業仍需增厚安全墊。 分析師:孫楊...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開菠蘿財經”(ID:kaiboluocaijing),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玙璠,36氪經授權發布。 “每個產品我都親自掏腰包補貼給你,我準備了200萬,請大家千萬不要放過我?!?nbsp; “圓滾滾的肥仔華,第一次來抖音,全部做到半價,這就是我的誠意?!?nbsp; 6月8日,接近凌晨1點,華少完成了近7個小時的抖音帶貨直播首秀,七十多款產品,預估直播銷售額為2149.7萬元。 華少抖音直播首秀當天的抖音搜索廣告位 在抖音平臺上,不少人的興趣還在“這是不是華少本人”,“這么胖,肯定不是華少本人”“假的華少吧,冒充的”等評論比比皆是。 不知華少在賣力吆喝之余,會不會感受到巨大的落差。一年之前,去年6月6日,華少在快手開啟直播帶貨首秀,單場銷售額達到1.74億,超過了羅永浩的帶貨首秀成績。在他的快手直播間,粉絲們都叫他“肥仔華”,為了這些“老鐵”,他甚至把直播間改名為“肥仔華百貨公司”。 如今,他依舊用這個名字在抖音開播,卻少了幾分默契。在解釋了好幾遍為什么要叫肥仔華之后,他稍微愣神了一下,改口稱,以前在別的平臺直播叫“肥仔華百貨公司”,在這里就叫“肥仔華百貨”吧。 前天的直播,華少請到了浙江電視臺主持人陳晶晶來做助播,兩人配合十分默契,整個直播間“亢奮”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凌晨一點兩位主播下播。但與此相比,2000多萬的GMV稍顯平淡。 在平臺的扶持下,華少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有了快手頭部明星帶貨主播的位置,為何在一年之后選擇離開?在抖音直播間延續那套在快手的風格和打法,成績會不會受挫?這些問題,不論是直播間的觀眾還是外界都非常好奇。 01 華少抖音首秀,沿用快手套路 總的來看,華少賣力吆喝近7小時的抖音直播帶貨首秀,成績不及預期。 為了這次首秀,華少為直播間準備了LV、Gucci包包等大額福利,單單補貼到近乎半價的力度,同時還在抖音買下搜索廣告位……種種細節都可見,他對這場首秀的“志在必得”。 華少直播間擺賣大牌福利產品當背景 當晚9:40左右,華少的直播間排在抖音帶貨榜第一名,且持續霸榜;羅永浩直播間浮動排在第四位。在同一時間段,華少的直播間觀眾為3.8萬人,點贊數超371萬;羅永浩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為1.5萬人,點贊數81萬多;帶貨榜排名第三的子安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為1.1萬人,點贊數70多萬。 從左到右依次為:羅永浩、子安、華少的直播間 而羅永浩粉絲數1785.5萬,子安粉絲數374.5萬,華少當晚直播漲粉16萬,目前粉絲數105萬。粉絲差距如此懸殊的前提條件下,華少直播間當晚的人氣和點贊數都排在第一,刨除首秀捧場的影響因素外,有業內人士分析,華少進行了大力的直播間加熱的輔助。 但從數據來看,華少這場直播的觀看人次僅508萬有余,上架71件商品,預估直播銷售額為2149.7萬元。和去年同期快手的成績相比,相距甚遠。 從快手轉戰而來的華少,也把他過去的玩法和話術照搬了這場抖音首秀上。最典型的一個玩法是“主播自掏腰包補貼”、“假一賠十”。 以其直播間售賣的一款香奈兒山茶花洗面奶為例,上架后,華少會對比專柜價,“官方的價格460塊,對于想買洗面奶的人來說,預算是有一點超了,而且官方基本上不太會有折扣,很多寶寶們在買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心疼。我今天談下來的價格是379,降下來81塊錢,但說實話我對自己的能力不是特別滿意,所以每單我自己補貼100元,賣279?!?nbsp; 華少當場直播幾乎每款商品都是用這種方式進行帶貨。每上一款產品,工作人員都會喊“自掏腰包補貼”。 按照華少的說法,當晚有200萬補貼預算 。根據飛瓜數據,這款洗面奶共售出3256件,按每單100元的補貼力度,單這一款洗面奶的補貼就超過32萬元。 圖源 / 飛瓜數據 “假一賠十”也是華在直播間反復強調的話術?!皠e家都是假一罰三,我是假一賠十,支持專柜驗貨?!闭f罷,他反復拿起正品承諾書,強調自己沒有說謊。 華少直播間出示大牌正品承諾書 據悉,近日,快手電商正式上線“小店信任卡”,用戶打開快手進入任一賣貨直播間即可查看,其中一項權益就是假一賠十。而點開任一一個正在賣貨的抖音直播間,點開商品詳情頁,顯示的依舊是假一賠三。 “他的這套直播方法還挺‘快手’的,一直在說低價和福利,沒有什么產品介紹?!敝辈ル娚绦袠I資深從業者博陽稱,不過現在抖音上幾位頭部帶貨主播也是類似風格,產品的干貨信息少,核心還是通過低價來“以貨帶人”。 這是最省事的辦法,說產品功能、成分、優勢,容易出問題,“有些話術可能不被品牌方認可,或是觸發直播間的違規詞,或是讓消費者認為是夸大宣傳,第一場最安全的打法,就是比價格?!辈╆柗Q。 主播的知名度、直播時的狀態、團隊的配合、商品的吸引力,都對成交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一家專注抖音平臺的MCN機構負責人周怡認為,從華少此次直播來看,抖音平臺的扶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沒有平臺的幫忙,華少很難集齊這么多大牌產品,這是幾方共同努力且想看到的結果。 華少當場的帶貨選品有華為手機、雅詩蘭黛小棕瓶、SK-II精華等高客單價品牌,拉高GMV數據;也有抽紙、洗衣液、小龍蝦等大眾實惠型產品引流;更有單價低于20元的福利產品,沖擊銷量。 圖源 / 飛瓜數據 02 火于快手、轉戰抖音,為什么? 大多數人對華少的印象,還是一個被快手扶持起來的大主播。 從時間線來看,去年6月6日,華少在“快手616品質購物節”進行首場直播,5個小時內,觀看人數超千萬,單場銷售額破1.74億元,成績遠超這次抖音首秀。 一年前的1.74億GMV,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依舊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自帶話題度的羅永浩,首秀的成交數字也不過1.1億。 華為的成績背后,離不開官方的扶持。直播中,華少連麥辛巴夫人初瑞雪,與明星馬天宇共同賣貨,一款美的空調成交額破5588萬,兩款華為手機也分別破了4000萬。 隨后6月11日,華少現身丁磊的“網易嚴選”快手直播間,和辛巴大徒弟蛋蛋聯手帶貨,累計GMV超7200萬元,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600萬。 場場數據亮眼,華少在表現出極強控場能力的同時,也在觀眾面前“混了個臉熟”。順應粉絲在直播間對其長胖的調侃,華少將直播間命名為“肥仔華百貨公司”,還舉行了開業典禮,邀請明星來其直播間剪彩。 實際上,華少快手賬號目前粉絲數超過934萬,賬號名稱還是“華少(316超級寵粉節)”。今年這場“寵粉節”直播超過10個小時,據統計,全場GMV超795萬,沖到了當天快手賣貨總榜第五名。 縱觀華為在快手的成長路徑,有業內人士透露,快手對華少的補貼和扶持力度,真的非常高。但距離寵粉節不過3個月,華少就去了抖音,開啟另一個江湖的直播首秀,難怪外界紛紛猜測此舉背后的深意。 周怡猜測其中原因:“華少團隊可能看到了抖音直播的價值,或者是經過一年時間,發現自己在快手的想象空間沒有那么大了,需要換個平臺發展?!?nbsp; 從飛瓜數據顯示的結果來看,華少在快手上近90天的平均客單價為93.56元,在抖音的客單價為172元;其快手粉絲最喜歡的商品品類是美食飲品和日用百貨,而在抖音粉絲轉化率最高的品類是美食飲品和彩妝。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肥仔華百貨公司”今年已與眾多頭部美妝品牌達成戰略合作。華少還給自己定了一個“美妝帶貨目標銷售額10億以上”的小目標,這個類目和這個數字,或許也直接促成了華少轉戰抖音。 但博陽認為,華少在抖音直播的數據還需要長期驗證。不可否認的是,抖音更適合做投放,把更多用戶吸引到直播間之后進行帶貨?!半S著大主播在快手的粉絲趨于穩定,抖音的DAU更高,無法天天開播積累粉絲和樹立人設的明星,選擇在抖音買量帶貨,想象空間應該更大,而在快手,想用這么直接的方式花錢買到相對精準的用戶是非常難的?!?nbsp; 周怡持相同看法,她表示,快手更擅長做私域流量,粉絲對主播個人忠誠度高,但很難給用戶加興趣標簽;在抖音,看作品的用戶更多?!巴ㄟ^用戶看某類視頻的完播率高,能分析出更為細節、復雜的用戶標簽,用以投放,抓到的用戶也更為精準?!?nbsp; 03 雙平臺發展,是明星直播的大勢所趨 如果把直播電商比喻成一個牌局,薇婭、李佳琦、羅永浩、辛巴各占一角,目前牌桌上的大主播中,抖音依舊稍顯劣勢,周怡認為,抖音電商需要標桿案例來充實自己。 而在頭部主持人群體里,直播帶貨目前唯一還沒有觸達的就是何炅,謝娜、汪涵均已入場淘寶直播,華少自從進軍快手以來,憑借國民辨識度和極強的控場能力,迅速成長為頭部主播,被平臺爭搶在所難免。在周怡看來,“華少或許是抖音目前很需要的主播”。 但不少受訪者一致認為,不要為“華少轉戰抖音”添加過多解讀。 華少代表的明星主播,對于平臺來說,地位并不等同于真正意義上的帶貨大主播,更多是起到一個標桿案例的作用。有受訪者類比,如果哪天辛巴或辛巴的徒弟去了抖音,那才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羅永浩直播間目前幾乎變成了日播,每天穩定輸出,終于做成抖音頭部。華少之前在快手一個月播一次,有時候甚至一季度播一次,兩者不可相比?!辈╆柗Q,兩人對于平臺來說,意義不一樣,而且,華少在抖音能否持續帶貨,還有待觀望。 他對開菠蘿財經分析,未來的趨勢有可能是,除了簽約獨家平臺外,達人在雙平臺都有賬號,擴展自己的流量池。據了解,謙尋也會讓旗下的腰部主播,到快手、抖音平臺發展,或直接簽約一些快手或抖音達人。 實際上,明星王耀慶就是一個雙平臺發展的例子。 王耀慶早在2019年12月入駐抖音,2020年7月7日才正式進駐快手。但沒想到,他精英氣質表皮下,一顆有趣會玩愛搞怪的靈魂,在快手更受喜愛,積累了1032.9萬粉絲,足足超出抖音粉絲的一倍,被粉絲親切稱為“國民舅舅”。 王耀慶快手(左圖)、抖音(右圖)粉絲數相差甚遠 近期的王耀慶也把直播重心放在了抖音上。根據飛瓜數據,過去90天,王耀慶在快手直播帶貨3場,銷量為18萬,預估銷售額超1908萬。同期,他在抖音直播帶貨6場,預估銷售額達2432.7萬。 對于達人而言,轉戰新平臺或者雙平臺發展,難度不比單平臺漲粉變現的壓力小。尤其目前的明星直播都難逃“平臺不推就賣不動貨”的魔咒,很多明星主播都開始雙平臺發展,爭取拿到多平臺的扶持。 有一部分人出逃快手,意味著勢必有另一部分人進駐快手??焓质治粘^3億DAU,且私域流量的玩法,也很適合強人格化的主播、強粉絲運營的主播和品牌商。 退一步來講,抖音和快手依舊享有相同的機會。博陽總結,“沒有誰好誰壞,只有適不適合”。對于會玩私域流量的主播來說,快手一定是首選;對于那些會玩套路的達人來說,抖音相對而言,更容易通過投流達到效果。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周怡、博陽為化名。 你怎么看明星雙平臺帶貨?...
2020年底,視頻已經成為僅次于即時通訊的互聯網第二大應用。 數據顯示,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9.27億,網民使用率高達93.7%。視頻市場的繁榮,離不開多元化的內容供給。不過,相較于文字和圖片,更復雜的生產流程成為制約視頻內容生產的一大因素,于是,視頻制作工具逐漸成為了內容創作者的剛需。那如何定義一款好用的視頻制作工具呢?不咕剪輯的答案是,“像玩游戲一樣剪視頻”。 不咕剪輯的母公司Versa成立于2017年4月。作為一家計算機視覺技術軟件公司,Versa致力于將AI技術應用于影像行業,曾開發了圖片處理軟件“馬卡龍玩圖”,并獲得了App Store中國地區年度最佳應用。2020年底,公司上線了“不咕剪輯”,并與B站深度合作,服務于up主群體。 Versa創始人兼CEO蔡天懿曾是格瓦拉電影的產品合伙人,Versa是他的第三次創業。Versa成立以來,已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紅杉中國、騰訊、B站。作為B站的戰略合作伙伴,公司也在2020年,獲得了來自B站的千萬美元B輪融資。 面向Z世代創作者,像玩游戲一樣剪視頻 蔡天懿表示,產品之所以叫“不咕剪輯”,就是想幫助視頻制作者提高生產效率,不要再“放鴿子”,也就是“不咕”。在他看來,很多人都有創意,但是只有一少部分人會使用Adobe等專業軟件?!暗覀冋J為創意才是重要的,工具只是手段,不應該成為限制因素”,蔡天懿表示創業的初衷即是“讓創作這件事不那么難”,通過AI等技術來降低創作門檻,解放創造力。 B站等視頻平臺的崛起帶動了一波年輕的視頻創作者,這一群Z世代創作者也正是不咕剪輯的核心用戶。 但如果對比圖文的簡易制作流程,視頻制作的高門檻往往會勸退創作者。大量視頻創作者到最后往往會面臨兩個抉擇:第一是進行團隊化作業,將文案、拍攝、剪輯、后期等流程細化拆分,這也是大量up主在破圈成長之后的選擇;第二則是保持個人創作,但維持相對低頻的內容發布,從B站平臺內容更新頻率也可以看出,大量個人up主僅保持周更/兩周更的內容頻率。 這既是視頻創作者的痛點,更是整個視頻內容生態的痛點——視頻內容的供給側,由于缺乏高效創作工具,而無法得到生產力的釋放。文字創作者有微軟的office套件釋放創造力,圖片創作者有PS+AI套裝釋放創作力,盡管視頻創作工具也有finalcut和premiere等軟件,但這類工具一方面并未針對移動化的用戶使用習慣定制,另一方面在設計之初便是針對垂直行業的專業人士,而非普通視頻創作者??偠灾?,視頻創作工具無形之中成為視頻生態的重要一環。 在不咕剪輯團隊看來,Z世代的創作者選擇工具的要求首先要簡捷、輕便。不咕的首款剪輯工具即上線手機端,支持一鍵發布至B站。而除了手機,很多up主會用相機拍攝視頻。除了電腦以外,iPad是目前少有的能直接導入相機SD卡的終端設備。與此同時,不咕面向的是各個層次的創作者,當創作者的水平逐漸提高后,更高的素材量、更多元的功能也要求更高端的生產場景。 今年6月初,不咕剪輯正式上線了iPad版本,并獲得了App Store的官方推薦。蔡天懿表示,iPad比PC更輕便,長時間剪輯時,大屏模式又比手機友好,加上蘋果本身對iPad的生產力定位,iPad或將成為未來視頻制作的重要工具。 在iPad版本中,不咕剪輯利用iPad的分屏功能,可實現制作中的視頻在左,素材/網頁在右的效果,從而讓素材“隨取隨用”,直接拖動到視頻中。同時,剪輯本身有很多的場景、功能選項,iPad版本將高頻使用的場景設置和菜單功能分列兩端,用戶雙手持屏,“可以像玩游戲一樣剪視頻”?!? 【不咕剪輯 iPad體驗介紹】 iPad版本能夠幫助創作者實現大屏的快捷剪輯處理,但從中長期來看,視頻內容創作一定會是不斷精細化的過程,創作者也需要更多專業化的功能實現作品優化,因此PC端的賦能在未來將顯得更加重要,同時也能夠覆蓋更多的創作者場景。 據不咕剪輯透露,接下來不咕剪輯也會發布PC版本。在蔡天懿看來,不管是手機、iPad還是PC端,重點是要滿足“素材在哪工具就在哪”的用戶習慣。 對于不咕剪輯來說,其底層邏輯是將AI技術變成產品,再成就作品及生態。目前,不咕剪輯主攻的方向是1-15分鐘的中視頻,分發平臺以B站為主,其功能設置也主要關注二次創作。 據介紹,最新版的不咕剪輯已經上線了198個功能,未來還會持續完善。其中,基于M1芯片的實時摳像功能尤其受到歡迎,用戶一鍵摳圖即可實現與專業綠幕拍攝類似的效果。配字幕時,也不需要再去對時間軸,不咕可直接一鍵識別并匹配字幕。不咕還分別為鬼畜、生活、知識等各個區提供素材庫,方便up主一鍵取用。 【up主孤獨的美食基】 依托B站up主生態,打造中國版Adobe 目前,不咕剪輯主要服務于up主群體,“幾乎整個B站的up主都可以接觸到”,在產品設計和研發的過程中,“up主也可以直接參與?!边@也正是不咕剪輯獨特創作者生態的體現。 B站無疑是當下長視頻創作者最為集中的平臺,事實上,誰能切中up主們的需求,實質上就獲得了UGC長視頻創作端的流量入口,擁有廣闊的未來商業想象空間。專注于服務up主群體,便需要解決其真實痛點,從產品設計方法論來看,通過用戶共創從而形成產品反饋迭代的閉環,已經成為不咕產品研發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前期開發中,不咕會跟定數量的up主合作,在1-2個月的時間里密集內測,“我們采用“look over the shoulder”的模式,就站在up主后面觀察他們使用產品的情況”,蔡天懿介紹。事實上,不咕主要的用戶群就是“年輕的增量創作者”,產品上有不少的設計創意都來自于用戶,后續這種模式也會延續至B站之外的其他視頻平臺上。 【不咕剪輯 up主產品體驗官】 作為一款面向Z世代用戶的技術型產品,不咕會直接下場引導用戶的創作,包括將產品的使用方法制作成講解視頻,發布在自身的B站賬號“不咕剪輯”上。同時,不咕會跟頭部、腰部up主合作,制作視頻給其他用戶“打樣”?;贐站的社區環境,不咕也在開展系列營銷活動,其中與B站花火共同舉辦“最強搞事王”的視頻征集活動收獲了1.1億話題瀏覽量,19168個參與人數以及51362個視頻。 蔡天懿介紹,iPad版本上線7天后,日均使用時長已經達到35分鐘,超過手機端的25分鐘,“更大的屏幕承接更大的工程”。發布至今,不咕剪輯也在不斷幫up主降低創作門檻,尤其是讓腰部、尾部的up主也創作出爆款視頻。據了解,B站up主劍客范十三,利用不咕剪輯從三次元進入二次元場景,視頻發布后播放量破50萬,并增加了10萬粉絲提升240%粉絲量;up主糕哥棗糕DAZE將不咕剪輯中的一些特效添加進其coser視頻中,以增加動畫氛圍,視頻播放后,播放量達到340萬,同時增加了9萬粉絲提升200%粉絲量。 【up主劍客范十三】 【糕哥棗糕DAZE】 對于視頻創作者而言,視頻工具不僅僅是生產力工具,更可以看做為一種內容營銷工具。通過率先體驗新的剪輯、特效功能,便可以創作出差異化的內容作品,從而獲取大眾粉絲的認可與關注。不咕剪輯這類創作端工具實質上鏈接了平臺粉絲的內容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元的功能也在反哺視頻創意,甚至間接地影響B站內容潮流風向。B站鬼畜區知名up主倒懸的橘子就表示,不咕剪輯的一鍵摳圖功能發布后,他越來越頻繁地將摳圖應用在了創作中,一定程度上也擴寬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在支持up主創作這條路上,不咕剪輯做到了不遺余力。 【up主倒懸的橘子】 【up主靈魂健身楊老師】 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曾在分析媒介作用時指出“媒介即訊息”,意為媒介本身的出現,將會影響人的生活方式。視頻創作工具實質上便是視頻媒介,創作工具本身的功能引導也在無形之中影響整個內容生態走向。 放到更大的行業環境中看,誰能抓住年輕一輩的創作者,打造出更符合他們剪輯需求的產品,能讓一個剪輯新人迅速制作出符合觀眾口味的、高水準的視頻,便能掌握未來剪輯市場的“流量密碼”,而不咕剪輯顯然深諳這一點,這是不咕剪輯最初制定也是一直沿用的產品策略一直堅定的核心,也是它能夠成為“中國的Adobe”的底氣來源。 蔡天懿認為,創作者是平臺的核心,創作者持續做出好的內容是平臺保持優勢的關鍵,因此幫創作者提高創作能力也將是平臺長期的訴求。另外,隨著產品線的擴充,不咕剪輯也會逐漸覆蓋從入門到高階的各類視頻制作用戶。面向年輕的增量創作者仍是不咕長期的戰略,“如果說Adobe滿足1%專業人士的視頻制作需求,我們想把這一個比例擴大到30%”,聽起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以也意味著一個更大的市場。 在當前核心技術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不咕剪輯希望能成為“中國的Adobe”。同時,公司也已制定了出海計劃,會在今年7、8月份發布海外產品,Youtube將是深度合作平臺。 目前,其C輪融資已經開啟,公司也在積極接觸包括美元基金、國有背景基金在內的各資本方。...
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 金依寧,36氪經授權發布。 6月8日下午,國美在其發起的《大促“值·得”再定義》零售行業主題沙龍上,正式發布618促銷活動。 今年以來,國美動作不少。此次是國美1月推出“真快樂”APP、從原自有平臺轉型為娛樂電商門戶以來的第三次營銷活動。 “真快樂”APP是其“真低價”和“娛樂化”兩大策略的主要試驗場。國美零售投資公司CEO何陽青提出,國美將從傳統商品運營轉向用戶運營+商品運營模式。在沙龍上,他現場展示了“真快樂”APP界面上的老虎機玩法,稱類似的娛樂玩法將使消費者在游戲中得到快樂,從而實現消費轉化。 據國美零售經營策略與執行中心VP曹成智介紹,該APP上線以來,國美第一季度線上平臺GMV(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近4倍。曹成智稱,國美要憑借多年來與廠商的“鐵關系”,減少供應鏈中間環節,滿足消費者低價需求;同時,在營銷玩法上,其喊出了“娛樂買、娛樂賣、分享樂”的口號。他強調,平臺將讓商家呈現商品的趣味內容,讓消費者在購物的同時娛樂,并在推薦和分享中得到快樂和傭金報酬。 作為一系列娛樂玩法的后來者,國美強調了自身在直播帶貨方面的實踐。何陽青指出,以門店為單位進行商品直播,并依托門店以三公里為半徑向周邊輻射的社區網格化零售模式,是疫情影響下國美的主要變化。 據國美2020年財報,其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44.44%,因借助線上直播等方式使下半年收入同比基本持平,相比上半年提升31.29%。 同時,在電器市場已近飽和的情況下,國美將目光瞄向了全品類零售。何陽青表示,國美將圍繞其提出的「家?生活」戰略,以“真快樂”為核心推出六個零售平臺。除其重點布局的家裝平臺“打扮家”(4月推出)喊出了3-5年內實現5000億銷售規模的目標外,將涉足唱歌、酒窖等新領域。 隨著6·18促銷節點逼近,傳統電商平臺的大戲已經開鑼,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也紛紛下場,各種低價、娛樂營銷手法層出不窮,作為后來者,能否從混戰的局面下突圍,值得國美深思。...
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李彪,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6月8日晚,據外媒報道,亞馬遜、CNN、Paypal、《紐約時報》、英國政府在內的全球多家公司網站同時出現宕機。大部分網站頁面出現“503 error”(服務器不可訪問)報錯提示,無法刷新。部分表現為圖片加載顯著延遲,或無法加載。 據美聯社消息,此次全球大規模宕機是由于美國云服務廠商Fastly突發系統故障。Fastly隨后發布公告,承認網站癱瘓與內容分發網絡(CDN)故障有關,并表示已經找到修復方法,正在實施恢復。 圖源:Fastly 部分使用Fastly云服務的網站 圖源:Fastly 目前,上述幾家網站已經恢復正常。Fastly并未進一步公布故障細節。此次宕機全程持續近一個小時, 造成歐、美、亞、非等地的多家公司出現網絡故障。 云服務商Fastly創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在丹佛、紐約、波特蘭及日本東京設有分公司辦事處。平臺主要提供內容傳輸網絡、網絡安全、負載平衡等多項服務,2019年登陸紐交所上市。 據了解,去年疫情期間,Fastly股價上漲超200%,超越Zoom創下美國市場同期最大漲幅。 受此次宕機事故影響,Fastly盤前股價一度下跌接近7%。...
36氪獲悉,Enabot賦之科技將于2021年6月9日在國內正式發布新一代EBO(一寶)全屋移動守護機器人,共有兩款產品EBO AIR和EBO SE。 同上一代產品相比,新一代EBO體現了全新的市場定位,并且在應用和功能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其中EBO SE的官方價格為699元,對比前一代EBO S的價格1599元降幅顯著。 EBO 賦之科技 EBO新品定位于移動安防和家庭陪伴。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在老人失去聯絡時可以通過EBO主動與老人溝通;在外工作時可以通過EBO查看家人或者寵物的狀態并互動;EBO的移動性能可以覆蓋固定攝像頭的死角;在不便安裝固定攝像頭的區域如臥室等,可以通過EBO 查看等。 EBO 賦之科技 EBO的上一代產品EBO S和EBO PRO,市場定位是寵物陪伴機器人。2019年底在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開盤,在一個月內即獲得2500個眾籌,期間市場雖然受到2020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比較大,但是最終總體銷量超過了1萬臺。EBO的市場主要在歐美,銷售占比達7成,而且是以電商平臺銷售為主,所以很快就會收到市場反饋。 EBO 產品反饋 賦之科技根據市場需求重新定義和設計了新一代產品。其團隊在無人機等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在硬件平臺架構以及軟件算法等方面對新一代產品進行了大量的優化。首先延續了第一代成熟的設計語言,但是增大了產品尺寸,直徑由76mm增大到90mm,同時對內部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通過加大標準件的使用量,大幅降低了成本;其次優化了功能,通過減少比如LED表情、換裝等使用頻率低的功能,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最后通過增大產能,獲得更優化的成本結構。 EBO 設計手稿 當前,電子產品無不面對芯片缺貨、漲價,供應鏈緊張的挑戰。在這種大背景下,EBO為什么能把價格降到之前一半的程度,賦之科技表示:1)公司在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提前預判了市場風險,為預期產能備足了物料;2)雖然部分備件成本還是會有比較大幅的增長,但是優化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這部分成本增幅;3)在產品定位方面,新產品面向相對成熟的市場領域,不需要在教育市場及在營銷方面做過多的投入;4)銷售預期會有一個數量級的提升,價格策略當然也會做出合理的調整。 上一代EBO在國內主要針對一線城市20-40歲的養寵物人群,新一代EBO則跳出了之前相對小眾的市場,面向更大的家庭安防領域。這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其全球競品主要包括:亞馬遜的Ring、Cloud Cam、和國內的螢石等。同價位的產品多為固定位置的家庭安防攝像頭,比較而言可以自由行動的EBO為用戶提供了新的選擇。未來賦之科技將加大市場的營銷力度,讓更多的潛在用戶得以體驗和使用EBO新產品。 EBO新增了多用戶登錄、夜視、動態監測、防跌落、自動巡航、24 小時攝像等功能?;A版EBO SE的主要功能包括: 移動實時監控,支持回查和多賬號登陸,能夠到達家里的每一個角落;2)自動巡防異動提醒,TOF傳感器使EBO可以有效避障。圖像識別系統會自動偵測異常移動物體,并通過手機APP進行通知;3)自動回充;4)記錄生活,其APP自帶剪輯功能,可以將素材剪輯、分享;5)互動溝通,外出時使用語音鍵就可以和家人聊天說話,或者和寵物互動。 EBO 賦之科技 EBO AIR版的AI模式可以實現如下功能: 對象識別,智能跟隨人、貓、狗進行互動;2)自動拍攝,在AI模式下,EBO可以主動抓取拍攝和人、貓、狗有關的視頻片段;3)自動剪輯,收集到足夠素材的情況下,EBO可以自動剪輯出不同時長的短視頻,每天定時分享。 EBO 賦之科技 Enabot賦之科技成立于2018年,團隊成員在機器人行業從業多年,具有豐富的消費級機器人產品開發、設計和產品化經驗。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獲得3 輪融資。最近一次是2021 年來自紅杉資本和龍湖資本數千萬人民幣的A 輪投資。...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 | 某文杰,編輯 | 范志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吳亦凡的個人廠牌20XXCLUB在北京衛視的“沸騰之夜”和《為歌而贊》收官盛典等舞臺上先后集體亮相,表演了成立廠牌后的首支單曲《翱翔》。參與演出的成員包括吳亦凡、霧都、Turbo、陳彥希、Mac Ova Seas、林渝植,其中一半的人來自于GOSH。 看到這個陣容有人表示疑惑——“吳亦凡這是加入GOSH了嗎?”,“霧都他們是退出GOSH加入吳亦凡的廠牌了嗎?”。 其實比起法律意義上的正式組織,GOSH更像是由一群地域和風格相近的、志同道合的音樂人自發組成的共同體。據了解,其代表人物GAI早在2017年就與種夢傳媒簽訂了正式合約,在那之后,雖然名義上他仍是GOSH的核心人物,但其大量的活動都獨立于原廠牌,工作上與的GOSH交集減少。近幾年,GOSH的實際事務大都由Bridge打理,而最近Bridge也同艾熱、??怂挂黄鸷灱s了GAI所在的種夢傳媒。 那么,像GOSH這樣的廠牌和正式簽約藝人的公司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音樂人和樂迷們常掛在嘴邊的“廠牌”究竟是什么。 廠牌究竟是什么? “廠牌”一詞來源于英文“record label”,也就是唱片公司的意思,“record”指的是唱片,“label”對應早期貼在黑膠唱片中心的圓形標簽——上面印有生產方的名稱或標識。 在唱片工業時代,制作、發行唱片的門檻很高,音樂的生產發行很難由一兩個個體獨立完成,而是需要依托于一套完備的工業體系,因此以公司形式提供運營支撐的廠牌應運而生。 一般來說,以實體公司方式運作的廠牌會與藝人建立成文的合同關系,明確界定雙方之間的責任和權利,藝人與廠牌之間既是雇員與雇主的關系、也是被支持者與支持者的關系。公司會在藝人培養、音樂制作、出版發行、藝人經紀、演出、商務合作等方面為音樂人提供支持,但也需要音樂人出讓部分權利(如錄音版權、詞曲版權等),也往往造成藝人對公司的依賴甚至依附。 目前,作為音樂公司的廠牌可以主要分為兩大類:大廠牌(major label)和獨立廠牌(independent label)。 大廠牌指的是三大音樂巨頭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環球音樂集團)、Sony Music Group(索尼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華納音樂集團),它們旗下都包括唱片業務和詞曲版權兩個主要業務線,如環球音樂旗下的Universal Music和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Group。 同時,這三家巨頭公司旗下都有許多更小的自有廠牌,其中包括自己建立的和通過對外投資獲得的。例如Hip-Hop領域的著名廠牌Roc-A-Fella Records (Jay-Z)、 Young Money Entertainment (Lil Wayne, Drake)、G.O.O.D. Music (Kanye West) 都是環球音樂集團旗下的公司。 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以及一系列兼并收購,這三家巨無霸公司成為全球音樂市場的佼佼者,坐擁巨大的藝人和版權資源,其所擁有的曲庫數量在全球錄制音樂市場中的占比一度超過89%。 在中國,雖然三大唱 片公司所擁有的版權占比沒有超過50%,但國內市場近6成的版權收入最終還是落入他們的口袋。 而在三大巨頭體系之外的唱片公司都可以被簡單歸為一類——獨立廠牌(independent label)。 要注意的是,獨立音樂廠牌并不必然處于“大”和“重要”的對立面,相反,有許多非常重要的音樂人都來自獨立廠牌, 其中不乏一些如雷貫耳的名號。例如,The Beatles(披頭士)與自己的獨立廠牌Apple Records;The Rolling Stones(滾石樂隊)與自己的獨立廠牌Rolling Stones Records;Elvis Presley(貓王)與獨立廠牌Sun Records;以及Funk音樂大師James Brown與獨立廠牌King Records合作…… 許多獨立廠牌旗下的藝人和產出的作品都有著比較明顯和統一的風格傾向,例如著名的英國獨立廠牌4AD就與哥特搖滾、后朋克風格的興起密不可分,旗下著名的樂隊有Bauhaus、The Birthday Party、 Pixies等等。 國內最知名的獨立音樂廠牌應數摩登天空。這家1997年因創始人沈黎暉為了給自己所在的清醒樂隊發布專輯而創建的公司,在經歷了20多年的摸爬滾打后逐漸成長為中國最重要的獨立音樂廠牌之一。 隨著規模的擴大和生產內容的多元化,在摩登天空內部又衍生出許多子廠牌:搖滾和實驗音樂廠牌BADHEAD、說唱廠牌MDSK、專注Z時代新聲的白貓洗衣店等等。 這些子廠牌 可以 理解為在同一公司框 架下運作的不同項目組,服 務于不同的音樂人和音樂風格,而其商業化程度和運作方式也不盡相同。 廠牌進化新型態 隨著唱片時代落幕,網絡流媒體成為人們日常收聽音樂的主要途徑,音樂生產、制作和發布的門檻也變得不那么高了,于是人們所理解的廠牌也逐漸突破了狹義的“唱片公司”。 中文的“廠牌”二字可以拆解開來看,“廠”字代表音樂生產的功能,“牌”字則意味著符號象征和品牌效應,這兩者的疊加大致構成了音樂廠牌的基本意涵。 制作音樂的門檻降低使廠牌中“廠”的生產功能相對弱化,而 “牌”字凸顯出更為重要的意義,于是出現了一批像早期的GOSH這樣的,沒有標準公司架構和正式合約的“興趣廠牌”。 這類“興趣廠牌”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沒有明顯的商業性質,成員們因為地域或對某一音樂風格的認同而聚在一起。 某種意義上,興趣廠牌和大學里的社團很像,甚至在組織架構的層面比社團還要松散,因為沒有簽約關系,廠牌成員只能算是口頭意義上的成員,與廠牌之間沒有正式化的甲乙方利益關系。 以民謠廠牌“麻油葉”為例。作為一個民間民謠組織,“麻油葉”由馬頔發起于2011年,初創成員還包括朋友宋冬野和堯十三,最初的麻油葉就像是“三個好友間關于生活和音樂的盟約,或是集體行動的代號”,慢慢地這個非正式組織迎來了更多成員加入:不二、衣濕、貳佰……但很長時間內成員間也只是以網友的關系進行互動。直到2015年,馬頔、宋冬野、堯十三加盟摩登天空后才算是得到了專業化的運營支持。 由于同一廠牌的音樂人大多有著相似的品味和氣質,其風格往往會因為彼此間的交流和影響而得以強化。而廠牌也為聽眾搜尋合乎其口味的音樂提供了途徑:很多人聽到喜歡的音樂人或樂隊就會看看是哪個廠牌的,以及其旗下還有哪些藝人。 興趣廠牌成員的內容生產大都是以人(包括組合)或者個人工作室為單位的,他們即使脫離了廠牌也依然能夠創作并產出音樂作品。成員們更加看重的是廠牌所象征的意義——一個代表了某種美學風格的一系列音樂作品和藝術家的抽象符號。 目前豆瓣上收錄的1241個廠牌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屬于“興趣廠牌”的范疇。 由于很多這樣的興趣小組或因互聯網而集聚形成,或以網絡為發布、宣傳作品的主要渠道,因此有人稱之為互聯網廠牌(netlabel或云廠牌)。伴隨 互聯網日益突出的重要性,新的商業廠牌在進行音樂營銷時也往往將其視為重要的陣地。 以近幾年帶領Higher brothers、Rich Brian等亞洲新聲火遍全球的廠牌88rising為例。 88rising的成功,不僅來源于對優質音樂人和其作品的發掘,還與其在全球最大的視頻流媒體平臺YouTube上的運營密不可分。2016年3月,88rising在YouTube上創建了自己的自媒體頻道,截至目前,賬號粉絲數已超過524萬,觀看次數更是達到了22.7億次,其旗下的藝人Rich Brian和Joji在YouTube上也都有上百萬粉絲。 不僅如此,88rising還是現在很火的Reaction(反應)視頻營銷模式的先驅。在廠牌成立的初期,88rising曾制作過一系列反應視頻,請來了Ghostface Killah、Migos和Playboi Carti等一眾美國知名rapper對其旗下藝人的MV作出反應,由此幫助Rich Brian和Higher Brothers等人打入美國主流市場,同時也樹立了88rising在亞洲文化傳播上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優勢。 超強的視覺創意和網絡營銷能力對優秀音樂人有著如虎添翼的助推作用,而在創作層面,88rising則給予藝人足夠的尊重和充分獨立的創作空間,廠牌自身主要是作為一個整合資源、撮合合作以服務藝人的連接器。 再把視角放回國內,近兩年,國內廠牌出現了一種引人注目的形式——明星廠牌,成為當下廠牌進化的新型態。許多明星紛紛做起了廠牌,吳亦凡創建廠牌20XXCLUB、王嘉爾也成立了還未正式官宣的神秘廠牌PANTHEPACK……而明星自身的音樂品味無疑是其廠牌選擇成員的重要標準:比如吳亦凡就簽下他一直以來很欣賞的霧都。 像吳亦凡和王嘉爾這樣擁有巨大流量和資源的明星,本身就處于大眾視線和各種商業資源匯集的中心位置,能夠為其廠牌的藝人提供大量曝光和其他資源。 去年十一月,陳彥希Regi就以20XXCLUB成員的身份接到了太平鳥女裝的廣告,而霧都更是在去年登上《中國新說唱》導師公演的舞臺上成為了吳亦凡的助演嘉賓,并多次出現在吳亦凡最近參與的活動中。 反過來,廠牌旗下藝人的作品質量也有助于公眾形成和強化對于明星主理人審美及風格的認知,從而提升明星主理人的形象,由此實現各方多贏。 如今談論廠牌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在流媒體和互聯網崛起的今天,音樂創作和發布的門檻雖然降低了,但在海量的創作爭奪人們有限注意力的過程中,音樂產業鏈有著進一步延伸和細化的需求,廠牌的含義和功能也會隨之不斷地發生變化。 如今,新時期的廠牌越來越尊重音樂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并不過多干預他們的藝術創作,而是通過提供服務和鏈接資源為他們節省精力,提供更多可能性。而在音樂創作之外的宣發、策劃等方面,專業化運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我們也看到,很多興趣廠牌和規模較小的獨立廠牌,逐步走上了規范化和專業化運作的道路。 例如,2017年底,CDC(說唱會館)的代表人物謝帝在少城時代的支持下,成為其旗下“第四音樂廠牌”的CEO,以公司形式與CDC和NOUS的部分重要成員簽訂了正式的合約。除了謝帝本人,簽約藝人還有王以太、Y.O.U.N.G、派克特、Cream D、辛巴、Kigga、張昊等人。 而許多規模較大的音樂集團,也在通過自建或收購的手段,建立和豐富集團的廠牌矩陣。 以太合音樂集團為例。目前太合音樂旗下匯集了海蝶音樂、兵馬司唱片、明堂唱片、JZ MUSIC等幾十個涉及各種音樂風格的廠牌。其中,國內最受矚目的獨立搖滾廠牌之一——兵馬司唱片,于2017年被太合音樂集團全資收購,當時太合承諾收購完成后,除了資源支持外,兵馬司唱片仍將保持獨立品牌運營,繼續發力于獨立音樂領域。 近年來,很多獨立音樂人陸續選擇與專業廠牌或其他音樂機構簽約。2018年10月,LZ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旗下麥田音樂達成合作;2019年1月,花粥宣布簽約S.A.G舞臺工作藝術組;今年3月,彈殼宣布加盟太合音樂集團新說唱廠牌“PingPeng乒碰”。 正如S.A.G舞臺工作藝術組COO王晨雨所說,“(音樂人)再獨立,一個人或幾個人的能力、精力、腦力畢竟有限,當做到一定體量則會遇到巨大的瓶頸?!痹谝魳穭撟髂軌虻玫匠浞肿鹬氐那疤嵯?,音樂人和更加專業化的團隊各司其職,往往能帶來1+1>2的效果。 總的來說,在運營方面,廠牌能為藝人提供宣發、版權等支持和服務,使得音樂人能夠把更多精力放到藝術創作上;在創作層面,廠牌作為一個共同體,強化了藝人之間的交流以及藝人同廠牌整體氣質的聯結,從而激勵和優化音樂創作;而在宣發方面,廠牌們也在應對時代變化做出積極的改變,幫助優秀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聽到。 在未來,我們也期待日益細分化、多樣化的廠牌能夠為音樂人提供更多的選擇,幫助其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并使其作品能夠得到更廣泛、更有針對性的傳播,而這對音樂產業的繁榮來說至關重要。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你看好吳亦凡、王嘉爾等流量藝人成立的音樂廠牌發展嗎?對于音樂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李京亞,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6月9日凌晨,生鮮零售電商每日優鮮在美遞交招股書,計劃以代碼“MF”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擬籌資1億美元。此次IPO承銷商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中金公司、華興資本、招銀國際、工銀國際、富途證券、老虎證券,以及Needham。 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10月,于2015年在國內首創前置倉即時零售業務,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已在中國16個城市建立了631個前置倉,累計交易用戶超3100萬。今年3月,每日優鮮宣布了多業態布局戰略,希望打造成“中國最大的社區零售數字化平臺”。2020年,每日優鮮前置倉即時零售的平均客單價為94.6元,高于其他前置倉企業。 招股書顯示,每日優鮮還處于虧損狀態。去年,每日優鮮凈收入總額為61.304億元,虧損達16億。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優鮮營收為15.3億元。 每日優鮮最新一輪融資于2020年7月完成,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騰訊、Tiger Global、高盛資產管理旗下基金及其他數家機構聯合出資。 此后,叮咚買菜也遞交了赴美IPO申請,計劃以代碼“DDL”在紐交所掛牌交易其ADR,此次IPO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證券和瑞士信貸。 叮咚買菜創立于2017年5月,服務范圍覆蓋全國29個城市。資料顯示,叮咚買菜目前已是國內增速最快的按需電商平臺。 叮咚買菜去年收入114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的38.8億元有大幅增長。2019年,叮咚買菜的凈虧損為18.734億元人民幣,而2020年的凈虧損大幅擴大為31.769億元人民幣。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持有所有B類普通股。 招股書披露,叮咚買菜的GMV從2018年的7.417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0.3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19.2%。這個數字在國內前五大按需電商平臺中排名第一。 日前,叮咚買菜宣布完成了3.3億美元D+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而在4月,叮咚買菜剛剛完成7億美元的D輪融資。...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游戲研究社”(ID:yysaag),作者:照月,36氪經授權發布。 在歐美網友的交流“黑話”中,有一條神秘的“第34條規則”(Rule 34)。與我們常用的說法“萬物皆可娘化”類似,“規則34”可簡要概括為“萬物皆有色情內容”,且“沒有任何例外”。 前一陣子,《生化危機8》里的吸血鬼蒂米特雷斯庫夫人,憑借她非?!巴怀觥钡耐饷蔡卣?,贏得了網友們的喜愛,同人作品也大量涌現,其中不乏少兒不宜的作品。 可是別看當時網友們對夫人及她的同人作品極盡諂媚之能事,眾所周知,他們對虛擬人物的愛是靠不住的,換起“老婆”來比翻書還勤?!渡C8》已經發售近兩個月,夫人再怎么迷人,畫師們也畫膩了,網友們也看膩了。 不行,這里必須罵一句 恰逢這個節骨眼,三星的“最新虛擬助理”站了出來,不幸成了網友們的新“老婆”,以及“規則34”的又一位犧牲者。 1 5月28日,一家名為Lightfarm的公司同時發布推特與官網公告,聲稱已與三星旗下負責市場廣告營銷的韓國公司第一企劃(Cheil)達成合作。合作成果,便是一位3D化的虛擬女性助理,名字叫Samantha,簡稱Sam。 Lightfarm是一家視覺藝術制作公司,2010年成立于新西蘭奧克蘭,目前公司最大的工作室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公司業務范圍廣泛,包括2D與3D動畫,VR與AR技術,也涉及圖像和視頻的后期處理。 Lightfarm官網 Lightfarm工作室并不出名,但他們制作建模的精細程度,從Sam身上可見一斑。官網給出的宣傳圖與宣傳視頻里,Sam的面部特征清晰可見:及肩長發、寬額頭、大眼睛、藍色眼瞳、左眼下方的黑痣、臉上的雀斑,以及尖尖的下巴。 若不是印有“三星Galaxy”字樣的黑色POLO衫,以及離不開手的三星電子產品,我們很容易把她誤會成皮克斯工作室的某位女主人公,或者迪士尼的又一位在逃公主。 給Sam換一身戰斗天使阿麗塔的衣服,也不會有多違和,畢竟畫風都差不多。 Sam的建模算得上驚艷,但三星官方對她的存在默不作聲,Lightfarm本身也沒有那么大的名氣與影響力,讓她為大眾所知。最后,還是恪守“規則34”的同人畫師慧眼識珠,意識到并主動發掘“三星女孩”作為新“老婆”的潛質。 5月29日,一位在個人簡介里注明了#NSFW(工作時不宜)與#HENTAI(變態)標簽,還在昵稱里加了個18禁表情符號的畫師,首次發現了Sam的存在,留言道:“這個三星最新的3D版本虛擬模型,給了我非常好的靈感……” 這條推特很快得到了其他同人畫師的響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到三天時間,這些畫師產出的Sam同人作品,不論是全年齡向還是18禁內容,數量都十分可觀,人氣徹底蓋過了那位吸血鬼夫人。 “推特現狀:我不想再和你一起玩了” “安息吧,夫人。干得好,三星?!? 推特,Instagram,Pixiv,乃至視頻平臺Youtube與Tiktok,無不被Sam及她的同人作品占領。Reddit的“規則34”版塊已經被Sam屠版,網友們還特地設立了“SamsungGirlr34”版塊,專門收錄Sam的色圖,關注者超過了6萬人。 2 不得不說,Sam并不符合大多數國人的審美,她的尖下巴像是在韓國整過容,臉上的雀斑則是西方人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Lightfarm官網給出的角色原案 Sam的建模很精致,很有青春氣息,可她不像吸血鬼夫人那樣,能讓全世界玩家從第一印象上直觀地感受到她的魅力,我們也沒理由會對Sam產生如老外那般深重的邪念。 事實上,當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疑似”三星新虛擬助理的消息時,網友非但不買賬,還都在吐槽Sam的長相,特別是她的尖下巴,有人拿《葫蘆娃》里的蛇精相比。 不過老外卻很吃這套審美,甚至將Sam稱作Waifu(Wife一詞的日文讀音,視其為自己的二次元老婆)。 同人畫師都在迎合歐美的口味,且作畫水平不一,總會有那么一部分同人圖片稱得上“不堪入目”,“規則34”專區的那些圖尤甚??紤]到我們接受Lightfarm的原版畫風都這么吃力,本文也有相當充分的理由不把那些圖放出來。 好在也有那么一部分同人,繪圖風格偏向日系,相對符合我們的審美,幫我們好好地洗洗眼睛。下面的這張同人圖,絕對是現在在推特上搜索“#SamsungSam”標簽后出現的第一個熱門結果,圖中叼著三星手機的Sam,想必是吃可愛長大的。 高質量的同人圖,僅是稍微更換了一下畫風,或者去除雀斑之類的外貌特征,就能拯救Sam原版模型令我們感到遺憾的觀感,切實地讓我們體會到Sam的可愛與迷人之處。 同人作者做得到官方做不到的事情,例如讓Sam擁有與吸血鬼夫人“旗鼓相當”的實力。 當然,想讓Sam變得耐看一點,倒不一定非要讓她變成2D紙片人,Cosplay一樣能夠做到。 在這股意想不到的同人創作風潮中,人們從不避諱提及Sam的所屬,仿佛她是整個三星公司的代言人或意志化身,對她動手動腳就是在對整個三星動手動腳。 3 前面提到,Sam是“疑似”的最新虛擬助理,傳言稱,Sam有望替代三星電子設備上的語音虛擬助手Bixby。這則傳言從未有任何官方渠道證實,網友們卻寧信其有,也許是當代人特有的孤獨感泛濫,也許是疫情與隔離加重了孤獨感,讓人們更加期待有人陪伴——哪怕是虛擬的陪伴。 隨著智能手機等設備的普及,各大電子設備廠商都各自研發了擁有語音的智能助理,可他們很少會給這些助理制作如Sam般生動的建?;蛉嗽O。 《光環》系列的玩家會想到微軟的“小娜”。小娜原名科塔娜(Cortana),這個名字源自經典射擊游戲《光環》系列中的同名人工智能。 科塔娜是不少玩家的“童年女神”,可小娜得不到相同的情感投射。小娜空有個名字,沒有繼承《光環》里的建模及人物背景,在屏幕上呈現出的樣子,不是虛擬人格具象化的女性全息投影,而是幾個單調的藍色圓圈。 輸入“士官長”時會觸發《光環》的彩蛋,圖源B站@斯巴達幺幺拐 小米的智能助手“小愛同學”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她的人設很完整,偏向日漫風格,年齡設為17歲左右,身材卻與吸血鬼夫人有一拼。小愛的人設國內反響不佳,在國外主要因為產品缺乏普及度而無人問津,國外的小米智能產品,內置的都是谷歌虛擬助理。 即便擁有完整的人設,由于這些智能助理的真實工作能力遠不如廣告宣傳中體現的水平,她們的高大上形象經常一秒破功,僅需一句完美的錯誤答復即可毀掉官方辛苦搭建起的設定,不然人們也不至于用“人工智障”而非人工智能形容她們。 三星的Sam則暫時不存在破功的問題。官方從未打過廣告,從未放出她作為虛擬助理的語音與功能演示,使得Sam的人設信息不透明且不完整,也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間。配合Sam親切可愛的動畫風格建模,人們大可把一位理想中的虛擬助理形象,或者虛擬女友與虛擬老婆的形象,映射到Sam身上。 原片為《銀翼殺手2049》 Sam看起來就像三星故意放出來的營銷噱頭,陷入極端狂熱的網友們早已做好了買買買的準備。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網友們大跌眼鏡: 他們的“老婆”被官方刪除了,享年四天。 4 6月1日,Lightfarm工作室撤下了所有與Sam相關的宣傳頁面與推特,至今他們與三星官方都沒有對此事給出任何解釋,就好像當她從未存在過。 可是在同人圈子的努力下,三星女孩已經成了短時間內無法磨滅的互聯網記憶,三星不愿承認Sam,簡直是放著錢不賺。 “三星要是聰明的話,應該讓Sam轉正” 三星肯定不傻,他們的真實想法,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 前面提到,Lightfarm工作室主體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因此Sam的人設迎合的也是巴西人,而非韓國人的審美——巴西人特別喜歡這種電腦合成建模打造的虛擬角色。 巴西的電商平臺Casas Bahia,以一位叫做CB(Baianinho)的虛擬男孩作為吉祥物;另一家電商平臺Magazine Luiza,有一位名為Lu的虛擬女性代言人。Lu在2007年便創建了Youtube頻道,如今在各大社交媒體的總粉絲數量近2500萬,堪稱巴西的國民級虛擬人物,在國外則因語言與審美的差異而鮮為人知。 巴西的各大廠商,試圖使用這些虛擬人物,在社交媒體的客戶面前顯得更加人性化,Sam的橫空出世,多半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只是在同人畫師的推波助瀾下,她比CB與Lu走得更遠一些。 Lightfarm在Sam的簡介中說,Sam是基于已有的2D版本重新設計,打造出的3D版本形象。感謝幾位巴西網友指點迷津,他們率先找到了2D版本的Sam。 根據2020年10月14日三星巴西官網的一條新聞,巴西分部為自家的電子商店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助理Sam,用于協助顧客購物,提供商品與促銷信息,管理售后服務,說白了Sam就是電商平臺常見的智能客服或聊天機器人,比手機上的智能助理還要笨比。 再加上三星沒有放棄智能助理Bixby的跡象,目前也仍未中斷更新,中看不中用的Sam不太可能替代Bixby的位置。 順著智能客服的這條思路找下去就會發現,近年來在一些知名度不算太高的國家或地區,三星的各個分部都為官網配備了Sam。三星及旗下的第一企劃,會與當地的營銷或設計公司合作,為Sam打造當地的專屬虛擬形象,實現Sam的本地化。 在比利時,Sam采用了與微軟小娜類似的簡約風設計,以一個長有眼睛的空心彩球形象示人。 而在菲律賓,Sam的形象足以讓那些胡亂認老婆的網友無欲無求(不排除有看過之后變得更興奮的人存在)。 至此,針對Lightfarm與三星的最終處置,我們能夠總結出兩條合理的解釋。 其一,令網友們趨之若鶩的那個“三星女孩”注定只屬于巴西人民,她的影響力不需要達到今日這般出圈的地步,更不需要靠色圖火出國。其二,本地化形象也要符合尊重女性的訴求,如果用戶開始把Sam乃至三星的形象不自覺地與色情內容和“規則34”聯系起來,其實是在宣告形象設計的失敗。 三星與Lightfarm干凈利索地抹去了Sam存在過的痕跡,無情歸無情,卻是正確的公關策略。從Sam即將替代Bixby的不實傳聞,到同人作品的網絡狂歡,整起事件的緣起,完全是同人畫師與廣大網友的一廂情愿,三星與Lightfarm還是拋棄了亞文化圈子。 Reddit三星版塊禁止在不注明的情況下發送色圖鏈接,一位網友繪制字符畫以示抗議 但愿等到下一位“規則34”的受害者出現時,大家還會想起三星曾有位大眼睛尖下巴的虛擬助理,她叫做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