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李京亞,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6月9日凌晨,生鮮零售電商每日優鮮在美遞交招股書,計劃以代碼“MF”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擬籌資1億美元。此次IPO承銷商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中金公司、華興資本、招銀國際、工銀國際、富途證券、老虎證券,以及Needham。 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10月,于2015年在國內首創前置倉即時零售業務,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已在中國16個城市建立了631個前置倉,累計交易用戶超3100萬。今年3月,每日優鮮宣布了多業態布局戰略,希望打造成“中國最大的社區零售數字化平臺”。2020年,每日優鮮前置倉即時零售的平均客單價為94.6元,高于其他前置倉企業。 招股書顯示,每日優鮮還處于虧損狀態。去年,每日優鮮凈收入總額為61.304億元,虧損達16億。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優鮮營收為15.3億元。 每日優鮮最新一輪融資于2020年7月完成,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騰訊、Tiger Global、高盛資產管理旗下基金及其他數家機構聯合出資。 此后,叮咚買菜也遞交了赴美IPO申請,計劃以代碼“DDL”在紐交所掛牌交易其ADR,此次IPO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證券和瑞士信貸。 叮咚買菜創立于2017年5月,服務范圍覆蓋全國29個城市。資料顯示,叮咚買菜目前已是國內增速最快的按需電商平臺。 叮咚買菜去年收入114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的38.8億元有大幅增長。2019年,叮咚買菜的凈虧損為18.734億元人民幣,而2020年的凈虧損大幅擴大為31.769億元人民幣。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持有所有B類普通股。 招股書披露,叮咚買菜的GMV從2018年的7.417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0.3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19.2%。這個數字在國內前五大按需電商平臺中排名第一。 日前,叮咚買菜宣布完成了3.3億美元D+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領投。而在4月,叮咚買菜剛剛完成7億美元的D輪融資。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游戲研究社”(ID:yysaag),作者:照月,36氪經授權發布。 在歐美網友的交流“黑話”中,有一條神秘的“第34條規則”(Rule 34)。與我們常用的說法“萬物皆可娘化”類似,“規則34”可簡要概括為“萬物皆有色情內容”,且“沒有任何例外”。 前一陣子,《生化危機8》里的吸血鬼蒂米特雷斯庫夫人,憑借她非?!巴怀觥钡耐饷蔡卣?,贏得了網友們的喜愛,同人作品也大量涌現,其中不乏少兒不宜的作品。 可是別看當時網友們對夫人及她的同人作品極盡諂媚之能事,眾所周知,他們對虛擬人物的愛是靠不住的,換起“老婆”來比翻書還勤?!渡C8》已經發售近兩個月,夫人再怎么迷人,畫師們也畫膩了,網友們也看膩了。 不行,這里必須罵一句 恰逢這個節骨眼,三星的“最新虛擬助理”站了出來,不幸成了網友們的新“老婆”,以及“規則34”的又一位犧牲者。 1 5月28日,一家名為Lightfarm的公司同時發布推特與官網公告,聲稱已與三星旗下負責市場廣告營銷的韓國公司第一企劃(Cheil)達成合作。合作成果,便是一位3D化的虛擬女性助理,名字叫Samantha,簡稱Sam。 Lightfarm是一家視覺藝術制作公司,2010年成立于新西蘭奧克蘭,目前公司最大的工作室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公司業務范圍廣泛,包括2D與3D動畫,VR與AR技術,也涉及圖像和視頻的后期處理。 Lightfarm官網 Lightfarm工作室并不出名,但他們制作建模的精細程度,從Sam身上可見一斑。官網給出的宣傳圖與宣傳視頻里,Sam的面部特征清晰可見:及肩長發、寬額頭、大眼睛、藍色眼瞳、左眼下方的黑痣、臉上的雀斑,以及尖尖的下巴。 若不是印有“三星Galaxy”字樣的黑色POLO衫,以及離不開手的三星電子產品,我們很容易把她誤會成皮克斯工作室的某位女主人公,或者迪士尼的又一位在逃公主。 給Sam換一身戰斗天使阿麗塔的衣服,也不會有多違和,畢竟畫風都差不多。 Sam的建模算得上驚艷,但三星官方對她的存在默不作聲,Lightfarm本身也沒有那么大的名氣與影響力,讓她為大眾所知。最后,還是恪守“規則34”的同人畫師慧眼識珠,意識到并主動發掘“三星女孩”作為新“老婆”的潛質。 5月29日,一位在個人簡介里注明了#NSFW(工作時不宜)與#HENTAI(變態)標簽,還在昵稱里加了個18禁表情符號的畫師,首次發現了Sam的存在,留言道:“這個三星最新的3D版本虛擬模型,給了我非常好的靈感……” 這條推特很快得到了其他同人畫師的響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到三天時間,這些畫師產出的Sam同人作品,不論是全年齡向還是18禁內容,數量都十分可觀,人氣徹底蓋過了那位吸血鬼夫人。 “推特現狀:我不想再和你一起玩了” “安息吧,夫人。干得好,三星?!? 推特,Instagram,Pixiv,乃至視頻平臺Youtube與Tiktok,無不被Sam及她的同人作品占領。Reddit的“規則34”版塊已經被Sam屠版,網友們還特地設立了“SamsungGirlr34”版塊,專門收錄Sam的色圖,關注者超過了6萬人。 2 不得不說,Sam并不符合大多數國人的審美,她的尖下巴像是在韓國整過容,臉上的雀斑則是西方人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Lightfarm官網給出的角色原案 Sam的建模很精致,很有青春氣息,可她不像吸血鬼夫人那樣,能讓全世界玩家從第一印象上直觀地感受到她的魅力,我們也沒理由會對Sam產生如老外那般深重的邪念。 事實上,當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疑似”三星新虛擬助理的消息時,網友非但不買賬,還都在吐槽Sam的長相,特別是她的尖下巴,有人拿《葫蘆娃》里的蛇精相比。 不過老外卻很吃這套審美,甚至將Sam稱作Waifu(Wife一詞的日文讀音,視其為自己的二次元老婆)。 同人畫師都在迎合歐美的口味,且作畫水平不一,總會有那么一部分同人圖片稱得上“不堪入目”,“規則34”專區的那些圖尤甚??紤]到我們接受Lightfarm的原版畫風都這么吃力,本文也有相當充分的理由不把那些圖放出來。 好在也有那么一部分同人,繪圖風格偏向日系,相對符合我們的審美,幫我們好好地洗洗眼睛。下面的這張同人圖,絕對是現在在推特上搜索“#SamsungSam”標簽后出現的第一個熱門結果,圖中叼著三星手機的Sam,想必是吃可愛長大的。 高質量的同人圖,僅是稍微更換了一下畫風,或者去除雀斑之類的外貌特征,就能拯救Sam原版模型令我們感到遺憾的觀感,切實地讓我們體會到Sam的可愛與迷人之處。 同人作者做得到官方做不到的事情,例如讓Sam擁有與吸血鬼夫人“旗鼓相當”的實力。 當然,想讓Sam變得耐看一點,倒不一定非要讓她變成2D紙片人,Cosplay一樣能夠做到。 在這股意想不到的同人創作風潮中,人們從不避諱提及Sam的所屬,仿佛她是整個三星公司的代言人或意志化身,對她動手動腳就是在對整個三星動手動腳。 3 前面提到,Sam是“疑似”的最新虛擬助理,傳言稱,Sam有望替代三星電子設備上的語音虛擬助手Bixby。這則傳言從未有任何官方渠道證實,網友們卻寧信其有,也許是當代人特有的孤獨感泛濫,也許是疫情與隔離加重了孤獨感,讓人們更加期待有人陪伴——哪怕是虛擬的陪伴。 隨著智能手機等設備的普及,各大電子設備廠商都各自研發了擁有語音的智能助理,可他們很少會給這些助理制作如Sam般生動的建?;蛉嗽O。 《光環》系列的玩家會想到微軟的“小娜”。小娜原名科塔娜(Cortana),這個名字源自經典射擊游戲《光環》系列中的同名人工智能。 科塔娜是不少玩家的“童年女神”,可小娜得不到相同的情感投射。小娜空有個名字,沒有繼承《光環》里的建模及人物背景,在屏幕上呈現出的樣子,不是虛擬人格具象化的女性全息投影,而是幾個單調的藍色圓圈。 輸入“士官長”時會觸發《光環》的彩蛋,圖源B站@斯巴達幺幺拐 小米的智能助手“小愛同學”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她的人設很完整,偏向日漫風格,年齡設為17歲左右,身材卻與吸血鬼夫人有一拼。小愛的人設國內反響不佳,在國外主要因為產品缺乏普及度而無人問津,國外的小米智能產品,內置的都是谷歌虛擬助理。 即便擁有完整的人設,由于這些智能助理的真實工作能力遠不如廣告宣傳中體現的水平,她們的高大上形象經常一秒破功,僅需一句完美的錯誤答復即可毀掉官方辛苦搭建起的設定,不然人們也不至于用“人工智障”而非人工智能形容她們。 三星的Sam則暫時不存在破功的問題。官方從未打過廣告,從未放出她作為虛擬助理的語音與功能演示,使得Sam的人設信息不透明且不完整,也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間。配合Sam親切可愛的動畫風格建模,人們大可把一位理想中的虛擬助理形象,或者虛擬女友與虛擬老婆的形象,映射到Sam身上。 原片為《銀翼殺手2049》 Sam看起來就像三星故意放出來的營銷噱頭,陷入極端狂熱的網友們早已做好了買買買的準備。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網友們大跌眼鏡: 他們的“老婆”被官方刪除了,享年四天。 4 6月1日,Lightfarm工作室撤下了所有與Sam相關的宣傳頁面與推特,至今他們與三星官方都沒有對此事給出任何解釋,就好像當她從未存在過。 可是在同人圈子的努力下,三星女孩已經成了短時間內無法磨滅的互聯網記憶,三星不愿承認Sam,簡直是放著錢不賺。 “三星要是聰明的話,應該讓Sam轉正” 三星肯定不傻,他們的真實想法,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 前面提到,Lightfarm工作室主體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因此Sam的人設迎合的也是巴西人,而非韓國人的審美——巴西人特別喜歡這種電腦合成建模打造的虛擬角色。 巴西的電商平臺Casas Bahia,以一位叫做CB(Baianinho)的虛擬男孩作為吉祥物;另一家電商平臺Magazine Luiza,有一位名為Lu的虛擬女性代言人。Lu在2007年便創建了Youtube頻道,如今在各大社交媒體的總粉絲數量近2500萬,堪稱巴西的國民級虛擬人物,在國外則因語言與審美的差異而鮮為人知。 巴西的各大廠商,試圖使用這些虛擬人物,在社交媒體的客戶面前顯得更加人性化,Sam的橫空出世,多半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只是在同人畫師的推波助瀾下,她比CB與Lu走得更遠一些。 Lightfarm在Sam的簡介中說,Sam是基于已有的2D版本重新設計,打造出的3D版本形象。感謝幾位巴西網友指點迷津,他們率先找到了2D版本的Sam。 根據2020年10月14日三星巴西官網的一條新聞,巴西分部為自家的電子商店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助理Sam,用于協助顧客購物,提供商品與促銷信息,管理售后服務,說白了Sam就是電商平臺常見的智能客服或聊天機器人,比手機上的智能助理還要笨比。 再加上三星沒有放棄智能助理Bixby的跡象,目前也仍未中斷更新,中看不中用的Sam不太可能替代Bixby的位置。 順著智能客服的這條思路找下去就會發現,近年來在一些知名度不算太高的國家或地區,三星的各個分部都為官網配備了Sam。三星及旗下的第一企劃,會與當地的營銷或設計公司合作,為Sam打造當地的專屬虛擬形象,實現Sam的本地化。 在比利時,Sam采用了與微軟小娜類似的簡約風設計,以一個長有眼睛的空心彩球形象示人。 而在菲律賓,Sam的形象足以讓那些胡亂認老婆的網友無欲無求(不排除有看過之后變得更興奮的人存在)。 至此,針對Lightfarm與三星的最終處置,我們能夠總結出兩條合理的解釋。 其一,令網友們趨之若鶩的那個“三星女孩”注定只屬于巴西人民,她的影響力不需要達到今日這般出圈的地步,更不需要靠色圖火出國。其二,本地化形象也要符合尊重女性的訴求,如果用戶開始把Sam乃至三星的形象不自覺地與色情內容和“規則34”聯系起來,其實是在宣告形象設計的失敗。 三星與Lightfarm干凈利索地抹去了Sam存在過的痕跡,無情歸無情,卻是正確的公關策略。從Sam即將替代Bixby的不實傳聞,到同人作品的網絡狂歡,整起事件的緣起,完全是同人畫師與廣大網友的一廂情愿,三星與Lightfarm還是拋棄了亞文化圈子。 Reddit三星版塊禁止在不注明的情況下發送色圖鏈接,一位網友繪制字符畫以示抗議 但愿等到下一位“規則34”的受害者出現時,大家還會想起三星曾有位大眼睛尖下巴的虛擬助理,她叫做Sam。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林北辰,36氪經授權發布。 6月9日,叮咚買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所(SEC)提交招股說明書,打算申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證券代碼為“DDL”,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募集最多1億美元資金,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證券,以及瑞士信貸。 叮咚買菜在招股書中暫未透露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信息,募資1億美元的金額為占位符,未來可能會發生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買菜所選擇的紐約證券交易所與中國創業公司常選擇的納斯達克相比,對掛牌標準、信息披露的要求較高,其服務對象多為成熟企業,也有將納斯達克類比為中國的創業板、而紐交所類比為中國主板的說法。 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在2020年的營收為114億元,較之2019年的38.8億元有大幅增長。2020年叮咚買菜網站成交額(GMV)達130億元,與2018年的7.41億元相比,2018年至202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19.2%。 2021年一季度,叮咚買菜的平均月交易用戶數為690萬,單位交易用戶的月均訂單量為6.7單。 不過,叮咚買菜依然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2020年凈虧損31.77億元,同比2019年凈虧損18.73億元有所增高。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叮咚買菜凈虧損13.85億元,上年同期則錄得凈虧損2.45億元。 招股書還提到,在中國的即時電商市場,叮咚買菜的市場份額為10.1%,其增長速度可以排進業內前五,2020年內,叮咚買菜在上海、華東地區的GMV份額為業內第一,并持續推行在其他地區擴大服務范圍的計劃。 叮咚買菜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一家上海本土的生鮮電商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線上生鮮銷售及配送到家平臺“叮咚買菜”,2017年5月正式上線,采取前置倉模式。上線的第一個月,叮咚買菜的營收為幾十萬,至2019年12月月營收的7億數據,叮咚買菜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 從服務范圍來看,目前叮咚買菜覆蓋全國29個城市,其中5個城市的月度GMV達到并保持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同時,履行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從2019年的49.9%下降到2020年的35.7%。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在2021年春節期間,叮咚買菜的日訂單量達到90萬單,全國的前置倉數量近千個,產地直供供應商超600家。在員工數上,叮咚的總部及一線員工有約3萬人。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是一位退伍軍人,同時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叮咚買菜之前,梁昌霖有過兩段成功的創業經驗,分別為視頻剪切軟件Easy Video Joiner & Splitter與母嬰社區媽媽幫,后者于2016年被好未來集團旗下的學而思并購。 由于前置倉模式燒錢快的特點,叮咚買菜在上市前開啟了高速融資的動作:今年4月,叮咚買菜的D輪融資達到7億美元,5月的D+輪融資3.3億美元,D輪累計融資金額達10.3億美元。 上市之前,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持有公司30.3%的股權,依然擁有最大股東表決權。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朱亦祺,36氪經授權發布。 Ai換臉早已不是新鮮事,與前兩年相比,如今智能技術與真實世界的融合效果更加自然,讓人更加難以分辨。比如,韓國網紅Rui憑借甜美自然的外形、扎實的唱功在YouTube上收割了一大批粉絲。 然而,三個月前她卻自曝自己的臉是假的——她找到韓國的一家AI公司,公司通過數據庫里上千張臉的數據對比,合成出民眾喜歡的面部結構和風格,讓她在上鏡后自動變成韓系甜妹臉,其換臉后在鏡頭前呈現出的自然程度讓不少網友直呼難以置信。 圖片來源:Youtube@Ruicovery 除此之外,以AI換臉為代表的Deepfake技術自2018年后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技術之進步所產生的效果卻令人喜憂參半。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帶來匯編文章,借由網紅Rui的換臉故事淺談越來越真實的AI換臉會帶來哪些驚喜?又有何隱患? AI換臉塑造真假難辨的網紅 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發展,虛擬與現實的邊界逐漸模糊,AI換臉的真實程度如今已能做到讓人們難以分辨真假。 視頻博主RuiCovery是在YouTube上小有名氣的翻唱歌手,她發布的翻唱視頻和旅行vlog依靠其甜美的外表和扎實的唱功吸引了一眾“顏粉”和“實力粉”,這讓她的動態經常收獲5萬甚至10萬以上的點贊數。 圖片來源:Youtube@Ruicovery? 然而,2021年初,Rui在視頻中坦言她的形象完全是由技術公司DOB Studio一手打造,在視頻中只有發型、身體和聲音是真實來源于“扮演者”的,而臉部則完全通過人工智能合成。 這一消息讓死忠粉相當震驚,在她的視頻下有大量網友留言稱,“原來這是一張不存在的臉,讓人起雞皮疙瘩?!睂Υ?,也有不少評論稱,“AI技術發展得太厲害了,讓人難以想象,十年后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 據為Rui合成臉部的DOB Studio公司代表介紹,工作室是利用了機器學習去梳理了大量眾多漂亮面孔的人臉數據,并使用了特定的人臉圖像合成技術,將創建虛假圖像的人臉“換”到了Rui的“扮演者”現實中的身體上。 Rui在媒體采訪中表示,自己一直想當歌手,但是在韓國,歌手和偶像都是十分看重外表的,然而對外表并不自信的她一度覺得自己可能永遠不會成功。后來了解到AI換臉技術,于是決定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肩膀以上部位,沒想到采用了虛擬人臉的翻唱視頻能夠這么受歡迎。 這樣的換臉技術在幾年前就曾爆火過。以國內用戶比較熟悉的“ZAO”App為例,用戶只需要提供一系列自拍照,軟件便會幫他們記錄眨眼、移動嘴巴和做出面部表情的動態數據,使用這些自拍照將人的動畫形象逼真地嫁接到電影、電視節目或其他內容上。 相比于“ZAO”等軟件為用戶提供的換臉技術,Rui在視頻中呈現出的以假亂真的程度則讓人們更明顯地感受到了機器深度學習的進步,這種進步并不止于實驗室,而是對現實中的內容消費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影響。 以Rui為例,現在的AI換臉技術對于光影結構和動態五官的處理更為細膩,即便是動態的,幾乎也看不出任何P的痕跡,所謂的“深度偽造”已經名副其實。 AI換臉的基礎邏輯 AI換臉是Deepfake技術中的一種,Deepfake包括以圖片形式存在的臉部替換、以音頻形式存在的聲音替換以及影像中面部與聲音的同步替換。Deepfake中的“deep”指“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系統能夠一遍又一遍地處理某些任務,使用機器深度學習進行Deepfake換臉則意味著一個人的臉會以人工編輯可能意想不到或無法檢測到的方式變成另一個人的臉。 舉個例子,如果要使用AI換臉,在核心技術環節里,編碼器能夠學習兩個人的面部共同特征,并根據這些一般特征產生300多個測量值——如五官、情緒表達等。在這個過程中,兩個長相不同的人的圖片被放置在虛擬空間中的相似位置,最終在數據的對比中產生的相似的測量值,生成的人臉將表現出與原始輸入圖像相同的情緒表達、頭部姿勢等。 圖片來源:論文:Deepfakes: Trick or treat?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理,AI換臉技術相比于完全由計算機建模而成的“數字人類”更為真實,也減少了恐怖谷效應的產生。人類的所有面孔都會有共同點,即使是在外表截然不同的人之間,只要某些元素一致,我們的大腦就會傾向于相信他們所看到的。 例如,如果有人將尼古拉斯·凱奇的臉強加在艾米·亞當斯的身上,軟件將了解原始面部的哪些部分是每個演員特有的,應該改變哪些部分如眼睛顏色、嘴形,應該保留哪些重要動作如眉毛抬起、嘴巴張開。在面部交換后,則會留下一張具有尼古拉斯·凱奇特有特征的面孔,但又具有亞當斯的原始舉止。 圖片來源:https://www.smh.com.au/technology/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a-fake-and-a-deepfake-20200729-p55ghi.html AI換臉應用對于內容業的部分影響 利好:用于電視和電影制作 如今AI換臉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影視制作領域,演員可以通過換臉技術進行面部替換,已故演員可以在系列電影中為“情懷”重現,特技替身將更加完美地還原于角色本身,此外它還可以用于自動生成不同語言的畫外音,以增加電影的全球發行量。 例如演員保羅·沃克在一場車禍中去世后,電影《速度與激情7》團隊為了盡可能忠實于電影并尊重演員,聘請了最好的數字效果工作室之一,以AI換臉的形式讓他參與到了電影的最后一部分。團隊收集了保羅·沃克的350個CGI鏡頭并與他的親兄弟進行鏡頭配對。比如在跳車后的鏡頭,原演員的臉被保羅CG版本所取代。 圖片來源: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news/how-furious-7-brought-late-845763/ 利好:個性化營銷與宣傳將變得豐富 如今基于Deepfake和AI搭建的合成媒體正在成為吸引客戶并提供個性化價值的基礎。在時尚零售業務中,品牌可以通過換臉技術讓客戶試用最新的服裝和配飾,以此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這樣的換臉技術甚至能夠使品牌擁有一個虛擬試用室,供用戶在購買之前體驗產品。 此前英國的一家健康慈善機構與大衛·貝克漢姆和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制作了一段視頻。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對貝克漢姆臉部的識別與嘴形的替換,視頻中的他能夠無縫銜接地說出九種語言。 在機器深度學習下,視頻中的人物始終可以保持面部運動與聲音相匹配。因此,在AI換臉技術的幫助下,人們可以更好地在全球范圍內分享思想、電影和其他創意作品。 這將改善未來個性化營銷和內容宣傳的多樣性。換句話說,語言障礙會被打破,更多的內容將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示在受眾面前。 弊端:女性成為換臉色情片的主要受害者 布魯金斯學會技術創新中心治理研究非常駐高級研究員約翰·維拉森諾(John Villasenor)認為,“Deepfake技術以一種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交媒體生態系統的方式將信息武器化了?!碑斚冗M的技術被濫用時,它則會變成武器,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傷害人們,無論是公眾人物或是弱勢群體,都無一例外。 2019年9月,阿姆斯特丹的一家致力于研究Deepfake不斷發展的能力和威脅的組織Deeptrace發表了一項對當時在線傳播的近15000個換臉視頻的研究。 研究發現,在發布的換臉視頻中,有96%是色情內容,其中99%的內容是女性名人的面孔。 2020年,在國外三個較大的色情網站上,一條“借用”了女演員艾瑪·沃特森的臉的色情視頻被觀看超過2300萬次。其他擁有數十萬或數百萬觀看次數的換臉色情視頻也包括許多名人,如演員娜塔麗·波特曼、歌手碧梨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 邁阿密大學法學教授瑪麗·安妮·弗蘭克斯(Mary Anne Franks)說:“這令人沮喪,其證實了我們這些聽說過這項技術的人一開始就提出的所有恐懼?,F在你已經看到了更可怕的現實,無論你是否拍過裸照,或者是否與某人分享過任何類型的私密數據,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張你的臉部照片?!? 然而,目前國外針對換臉色情視頻的法律援助并沒有跟上技術的發展。事實上,它還沒有為人工智能生成的色情片所帶來的影響做好準備,大多數訴訟過程都是繁重復雜的。 弊端:視頻假新聞讓“眼見”不再“為實” 當新聞和人工智能結合,數字媒體的規模也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這有可能為社會帶來新的好處,但也可能被濫用,錯誤引導輿論。 當視頻被AI換臉技術造假,扭曲現實的能力也有了指數級的飛躍。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視頻影像捕捉到的東西是最無可爭辯的證據,是最可信賴的媒體資源。然而當合成視頻出現,假新聞則變得更容易掩蓋真相,曾經“眼見為實”的觀念也將逐漸崩塌。 例如,在疫情暴發期間,就曾有相關組織利用換臉技術合成視頻,發布關于新冠病毒的假新聞。比利時一家環保運動組織使用AI換臉和人工合成的技術改變了某位重要政府官員的一次講話,在這段重現了當事人聲音和肖像的合成視頻中,數十篇關于全球變暖對地球造成影響的科學出版物被拼湊在一起,將新冠疫情編造為環境破壞的后果。 如果這樣的視頻假新聞滲透在各個社交媒體中,便會降低公眾對其他合法信源的信任,并增加被錯誤信息或虛假信息誤導的風險。 弊端:新詐騙形式令人防不勝防 如今多數網友都擁有多個社交媒體的賬號,如微博、微信或是抖音、知乎,賬號里也許會有許多自拍和視頻。在AI換臉技術的發展下,詐騙的形式也變得更豐富,讓人防不勝防。 不法分子不僅能夠偽造聲音騙取受害人的錢財,甚至可以通過保存大量視頻并通過偽造人臉與嘴形以視頻對話的形式冒充他人并騙取錢財。 2019年,就有犯罪分子曾使用音頻假冒一家德國能源公司CEO與其英國分公司打電話,命令員工將大筆資金轉入其私人賬戶,最后騙取了22萬歐元。此外,允許使用Deepfake技術模擬視頻通話的軟件也讓更多人暴露在電信詐騙的危險之中。 降低偽造風險是一項長期行為 Deepfake的濫用不斷給內容創作行業帶來新挑戰,并且已經造成了負面后果。正如上文所列舉的色情內容、假新聞的泛濫和網絡詐騙等。 那么,怎樣應對這項技術帶來的威脅呢?這顯然是一項長期行為。 在技術層面,隨著深度造假威脅的加劇,技術專家也正在努力開發新的檢測方法。當前狀態下對于Deepfake技術的檢測通常被形容為“貓捉老鼠”的游戲,該術語最初用于描述快速發展的網絡安全攻擊和防御之間的對抗,在AI換臉語境里的對抗性游戲則是指在Deepfake生成器和用于識別它們的學習檢測器之間的對抗。 例如,奧爾巴尼大學 (SUNY) 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概述了如何通過合成對象中是否眨眼來識別假視頻。因為AI換臉的生成器很少在閉眼時接收輸入幀,所以在偽造視頻中人臉不會遵循自然閃爍的規律。像Facebook這樣的企業也在開發機器學習模型來檢測視頻中是否有AI換臉技術的存在。 此外,區塊鏈技術能夠將視頻鏈接到可信/信譽良好的實體,雖然技術成本較高,但依舊是未來識別換臉視頻等一類Deepfake的有效工具。 在教育與媒體素養層面,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正在研究并披露Deepfake對社會公眾帶來的危害,當人們了解合成媒介的存在和可能發生的事情時,這種欺騙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例如,當一個人熟知了偽造視頻下的特征缺陷,他們將能夠憑借自己的判斷來自行選擇該相信什么和不該相信什么。 在監管層面,對于假新聞來源和有危害的不良信息,可以通過更有力的手段來加以約束,提高利用AI換臉技術進行造假或犯罪的成本,壓縮不良信息的傳播空間。 總之,當AI換臉這樣的功能越來越高深、越來越普及,技術對內容的每一次細微影響都值得被捕捉、被記錄,以幫助人們在機會來臨時迅速理解并搭上快車,并在風險隱患增加時有效感知并找到應對方法。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隱馬數研”(ID:yinmashuyan),作者:隱馬數研,36氪經授權發布。 前言 對大多數消費品而言,廣告是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觸點所在,是品牌塑造和營銷推廣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廣告投放的方式與力度不僅反映著企業經營策略的變化,更是其所在市場景氣度的風向標。在完成對主要互聯網媒體的數據覆蓋后,本周隱馬君便從線上流量價格和品牌廣告投放的視角來觀察一下今年上半年大消費各個子行業的發展趨勢。 疫情陰霾已散,流量價格快速回升 廣告價格在線上媒體中體現為流量的價格。從歷史數據來看,互聯網流量價格的波動是比較大的,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媒體與廣告主之間的供需節奏變遷。 2020年的疫情對消費行業沖擊比較大,使得大部分廣告主收緊了預算,放慢了投放的節奏,導致1H20流量價格的一路下滑。不過隨著國內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人們已經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節奏中來,今年以來移動端流量價格不斷攀升,在絕對值上接近了歷史的高點。 注:以2017年1月為基數做指數化處理 對比傳統媒體的投放情況,可見無論是恢復的力度和持久度都不如互聯網媒體,廣告營銷支出向線上媒體遷移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按照廣告主的行業劃分來看,游戲行業依然是最大的金主,投放廣告的全平臺平均CPM價格超過60元,電商行業次之,這與兩個行業的流量變現效率直接相關。 增速方面出現分化。去年疫情期間,游戲、電商和社交流量被廣告主集中搶購,價格走勢堅挺,因而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就明顯不如去年同期表現較差的生活服務和泛娛樂行業。短視頻行業無疑是近年來最大的風口,平臺之間的用戶之爭推動了泛娛樂領域(娛樂與內容消費)廣告價格的快速增長,1H21的同比增速保持在50%左右。 隱馬君統計了各主流移動端廣告平臺中Top 1000品牌的投放數據,也得到了與大盤數據類似的結論(口徑為各廣告平臺的站外投放數據,不含站內營銷)。疫情后各大品牌紛紛加大了廣告投放的力度,2021年至今頭部品牌的廣告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了150%。 注:以為2019年6月為基數做指數化處理 隱馬君進一步與測算了頭部品牌的廣告投放金額,可以看到投放金額同樣處在高速增長階段,2021年的前四個月均有50%左右的同比增速。 注:以2019年6月為基數做指數化處理 不過無論是廣告數量還是金額的增速在5月均出現了明顯下滑,主要是因為受到監管政策的沖擊后,在線教育行業的廣告投入均有顯著削減。 消費品類的廣告力度仍有分化 通常來說,廣告的投放力度和消費品企業的經營發展呈現正相關的趨勢。限于數據的可得性,隱馬君依然從站外投放的角度來觀察大消費各個子行業今年上半年的趨勢變化。 整體看,線上廣告主的分布和所處行業的線上化率緊密相關。例如在個人消費品中,護膚美容和數碼家電的廣告投放排名遙遙領先,以金額而言可以排到所有行業的前五。而這兩個行業同樣是目前消費品中線上銷售滲透率最高的。 在線教育一直是線上廣告行業的重要金主之一。但由于監管政策變化的影響,今年5月的廣告投放數量占比從往年的15%下滑到了11%,投放金額也相應出現了大幅下滑,目前主要靠職業教育和培訓教育等不受政策影響的企業廣告預算支撐起來。 注:以為汽車行業為100做比例處理 從投放結構看,不同消費品類的渠道策略也會影響到廣告投放策略。汽車行業一直是廣告媒體的最大的客戶,在線上也不例外,是目前投放金額最大的移動端廣告主。但如果結合投放金額的增速來看,汽車在線上投放的增速要明顯慢于家電、化妝品、家居家裝和食品飲料。核心原因就在于這些行業的渠道重心出現了往線上遷移的趨勢,廣告投放也隨之跟進。但對龐大的汽車行業而言,線上渠道還只是整合營銷的一部分而已。 注:以2019年7月為基數做指數化處理 穿戴類上半年的站外廣告投放趨勢較弱。男女裝的線上銷售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數原因出現一定增長,但與2019年的行業景氣度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不過,今年大量服飾品牌涌入抖音,在直播電商上投入重金。站內投放比例的提升也是影響整體營銷預算分配的重要因素。 運動用品一直是穿戴類增長主力,但耐克和阿迪達斯受到新疆棉事件的影響,4月開始處于收縮防御狀態,影響了板塊的整體廣告投入。 母嬰用品的投放趨勢總體平穩,配方奶粉中頭部品牌的預算略有下降,但童裝品類有所增長,部分抵消了這一因素。 注:以2019年7月為基數做指數化處理 哪些品牌的廣告投放最積極? 汽車品牌今年5個月的廣告投放有一定分化。沃爾沃和奇瑞最為激進,投放力度明顯高于其他品牌。去年低基數效應下,沃爾沃和奇瑞前五個月銷量同比分別增長88%和50%。奧迪、寶馬等暢銷高端品牌的投放節奏比較穩定,基本以品牌推廣為主。造車新勢力中,只有小鵬一家排進了汽車廣告投放的前15名。 美妝護膚同樣是高度依賴營銷推廣的行業。從數據看,花西子今年的廣告投入力度驚人,應該在為融資和未來上市造勢。雅詩蘭黛、蘭蔻等海外品牌依然高舉高打,整體競爭格局沒變。值得關注的是完美日記今年的投放節奏和去年相比明顯放慢了,公司的增長策略可能逐漸從量過渡到質。 家具家居行業投放居前的是定制家居品牌、互聯網家裝公司和線下家居大賣場。歐派家居、皮阿諾和尚品宅配等均明顯加大了營銷力度,從一季度業績來看也都在去年低基數的情況下實現了營收的翻倍增長,并扭虧為盈。 數碼產品方面,盡管華為遭遇了供應鏈的種種困難,在廣告投入上依然毫不手軟,明顯領先于OPPO,小米和vivo。家電方面,冰洗和廚電等大家電在站外投放的比重要高于小家電。小家電的主流推廣方式還是站內的營銷投入為主。 食品飲料和餐飲行業中,西式連鎖餐飲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線上曝光率。百勝中國旗下的肯德基和必勝客投放力度較大。此外,啤酒、方便面、白酒品牌的站外推廣比重也相對較高。 品牌服飾的廣告投放比較多元化。運動品牌的投放長期位于行業前列,但近幾個月耐克和阿迪達斯的投放量銳減。奢侈品品牌也是線上投放的積極參與者,在前15名中占據7席。同時,國產品牌也有不少投放。 種草模式會是領先指標嗎? 隨著小紅書、值得買等達人分享社區的崛起,如今基于信任機制的KOL 種草帶貨模式也開始吸引到了品牌方的注意。相比品牌廣告,“種草”模式的真實感更強,達人與粉絲形成一種平等關系而非上下級關系,更能夠吸引用戶的留存、轉化和付費。與此同時,小紅書平臺的高度去中心化,大力發展不同段位的KOL,相當于培育了一個個小型私域流量。 那么,種草模式適用的品類范圍有多廣呢?種草營銷的趨勢變化是不是品牌銷售表現的領先指標呢?隱馬君嘗試以小紅書平臺為例,探究一下種草模式的發展潛力。 種草筆記的增長情況和互動情況有助于把握消費行業的品牌變化趨勢,挖掘投資機會。特別是有一部分種草筆記為KOL或者普通用戶的自發推薦(俗稱用愛發電),更能反映出一個產品或品牌的真實口碑。 統計一下小紅書平臺上的海量種草筆記可以看出,行業分布上基本還是以反映生活方式的品類居多,是最適合KOL傳播的方向。目前護膚行業的種草筆記占比最高,單月接近30萬篇。彩妝次之,食品飲料排第三。 從用戶互動結果看,盡管筆記數量不是最高的,但彩妝行業的互動量確實最高的,單篇平均互動量高達260次/篇(互動量包括點贊,評論,收藏)。單篇平均互動量第二高的是教育行業,接近250次/篇。 小紅書上的商業筆記是KOL與品牌方之間的主要合作形式,更能代表品牌方在平臺上的廣告投放情況。從商業筆記的數量增長趨勢來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嘗試種草營銷。 商業筆記的數量分布上,依然是護膚品類占比最高。目前護膚行業是商業筆記單月新增最多的行業,單月超過6000篇,幾乎是第二名洗護香氛類的兩倍。彩妝今年上半年的投放呈現下降趨勢,排名被洗護香氛、母嬰和家居家裝超過,排在第五。 從廣告投放效果來看的話,護膚品的商業筆記用戶互動量也是最高的,單篇用戶互動量可以超過600次/篇,遠遠高于普通種草筆記的互動量。說明品牌方投放的KOL普遍會有更強的粉絲號召力。 在品牌方面,以化妝品為例,無論是護膚還是美妝,排名前十的都已經是國際大牌。完美日記等新銳國牌開創的種草模式已經被海外品牌快速學習和吸收,并形成一股新的營銷潮流。 盡管小紅書的筆記投放數量和商業化的達人數量在不斷增長,但其商業轉化的路徑仍在摸索之中。還是以化妝品行業為例,美妝護膚是種草營銷應用最為深入的領域,今年以來投放力度不減。但從阿里平臺的數據來看,今年前5月的化妝品GMV增速呈現下滑態勢,主要是在去年高基數的背景下,精華和面霜等主力品類的購買需求有所透支。因此,種草營銷的數據還沒有成為相關品牌銷售表現的領先指標。 結語 疫情沖擊逐步消散之后,大部分消費品行業都選擇了加大廣告投入來捕捉新的增長機會,線上的流量價格已經基本回到了歷史高點。 由于基數原因,不少品類在上半年都取得了明顯的增長,但也是由于基數原因,去年增速較高的品類和品牌在今年都面臨到更大的增長壓力。 廣告投入的形態和使用的媒體正在發生較大的變化,種草、直播等新模式方興未艾。盡管廣告主始終會在“品牌”和“效果”之間來回搖擺,但廣告行業唯一不變的是以持續的創新來不斷提升投放效率。 免責聲明 本項研究的數據來自于隱馬數研的自有監測數據和第三方合作數據,并通過AI算法修正得出。由于統計口徑和樣本數的不同,數據結果和相關公司實際數據可能存在差異。本項研究的結果僅供定性分析使用,隱馬數研的數據結果不代表或視為做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投資建議。 END 作者:一群熱愛研究、熱愛學習的數據分析師&工程師 “我們致力于探索數據驅動的新一代基本面研究”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 | 王敏,編輯 | 向小園 ,36氪經授權發布。 高考收卷鈴聲響起,一個戰場的結束,也意味著第二戰場“志愿填報”的開啟。 這個第二戰場決定著高考生未來的大學、專業和所在城市,關系著上千萬個家庭的命運走向。家長和孩子對志愿填報越來越重視的同時,也生出了一門擁有超300億市場空間的生意——志愿填報規劃服務。 沖刺進入這一市場的玩家越來越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考志愿填報相關企業已達到1529家,78%的企業成立于近三年間。2021年前5個月,我國高考志愿填報相關企業注冊量為301家,同比增長了90.5%。 新東方、好未來、精銳教育等K12培訓機構,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支付寶,以及騰訊教育、百度等互聯網大廠也都在進場分羹。 然而,志愿填報規劃服務這所大門,門前一片欣欣向榮,門后卻是另一番景象。 有行業人士指出,志愿填報規劃服務這個擁有十多年發展歷史的小眾行業,本質上是一個利用信息差服務的行業,準入門檻比較低。時至今日,從志愿填報規劃師的資質到服務定價,以及服務流程,都尚未形成行業標準。 因為利益在前,販賣焦慮、包裝“專家”、價格畸高等亂象叢生,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大特點。在一些機構眼中,每年一屆的高考生,都是一茬新韭菜。 “志愿填報機構都是11個月做準備,高考這1個月在做收入?!庇行袠I人士指出,低頻高并發的業務特性,使得高考月成為志愿填報機構每年最關鍵的一個月,也成為高三家長和學生們,等待被收割的一個月。 01 機構招聘規劃師,“不看經歷看口才” 高考生們一出考場,就變成了志愿填報機構眼中的“肥肉”。 去年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前的三四天,劉文所在機構的一個僅30人左右的志愿填報團隊,營收規模就達到了800萬左右,占到了其全年志愿填報業務營收的一半。 在某新一線城市第一梯隊的志愿填報機構從業2年后,劉文見識到了這個行業的暴利,也見識到了在利益的驅動下,機構衍生出的各式各樣的套路,故而于2021年年初離開這個行業。 據了解,志愿填報服務目前主要分為出售軟件系統的數據卡和一對一咨詢兩種。 志愿填報數據卡往往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賣點,為學生提供志愿填報方案參考,價格在千元以內。 一對一咨詢則是由志愿填報規劃師針對學生個性化需求為其定制志愿填報方案。受“專家”資歷、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服務在不同地區的收費標準各不相同,以1000元-5000元為主,但也有些一對一專家服務,能夠達到數十萬。例如,贏鼎教育官網顯示,高考報考一對一服務,價格最高可達9.8萬。 贏鼎教育官網上的高考報考一對一 但即便是按照3000元的價格估算,2021年1078萬人規模的高考生,所帶來的志愿填報市場規模便超過300億。 一般而言,機構的套路往往從販賣焦慮、夸大志愿填報的作用開始,“選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不浪費1分,不浪費未來”、“讓每1分都發揮價值”……諸如此類的宣傳,讓一些家長們誤認為,志愿填報甚至比高考成績還要重要。 與此同時,一些機構會進行虛假宣傳,包括虛構志愿填報規劃師履歷、服務和宣傳不符等。 高考規劃師準入門檻較低,且不像K12培訓機構老師有教師資格證統一認證,使得這一職業的從業者魚龍混雜,假專家遍地。 劉文告訴深燃,他此前所在的機構,在高考結束前一兩個月,才開始招聘志愿填報規劃師,招聘的標準并非是專業技能和從業經歷,而是口才,在接受話術溝通培訓之后,就可以上崗服務了。 據劉文透露,公司的市場營銷部門,會為新入職的規劃師包裝、宣傳,海報上他們的介紹模棱兩可,但核心都是突出XX教育學會會員、原高校招辦主任、原高校招辦主任助理等這樣的“專家”身份,而規劃師所謂的過往成功案例大多都是編造出來的?!昂芏嗉议L根本不會驗證‘專家’從業經歷的真實性?!?nbsp; 當考生出分后,到了輸出志愿填報方案環節,與宣傳時的專家一對一精細化服務、個性化方案不同,“專家”往往是在機構的線上系統輸入學生高考分數等基本信息后,便等待系統快速生成方案,再謄寫在紙上,遞給學生。上千元的服務就此結束,時長可能不會超過半小時。 系統生成方案后,其中還有人為操作的空間。一些志愿填報規劃師,為了保錄取,在提供填報方案時,目標以不滑檔為主、偏保守,選擇的學??赡苁且恍┢h地區的學校,導致學生的分數可能會被“浪費”?!叭ツ暧幸粋€學生,分數上二本沒問題,結果最后被一個不知名的民辦大學錄取了?!眲⑽幕貞浺晃粚W生在其機構的遭遇時說。 劉文提到,更讓考生和家長想不到的是,一些志愿填報機構,甚至會和招生困難的民辦大學合作,通過志愿填報方案中的推薦,為這些學校輸送生源。 但就是在這樣一個服務不規范、靠“專家”的忽悠、價格虛高的機構,劉文2020年見證的最高客單價是11萬。湖南2020屆高考生西西告訴深燃,其同班同學從高二生涯規劃開始,規劃師每個月協助定制學習目標,到高考完填報志愿結束,總共花了20多萬。 深燃了解到,由于志愿填報屬于低頻高并發的服務,單個志愿填報規劃師的服務能力有限,一些機構便在越臨近填報截止日期的時間,將服務價格提得越高。 02 花高價報志愿,家長圖什么? 在千元到幾十萬不等的志愿填報規劃服務面前,愿意買單的家長卻數不勝數。 “三分靠考,七分靠報”、“名師教你如何分盡其用”,類似的焦慮營銷起了一定的作用。2020年河北高考生家長王倩,便因機構張貼的相關標語擊中內心,在高考之前為孩子付費購買了志愿填報服務,而孩子10%的同班同學都是花錢報志愿的。 “我接觸過一些家長,除了只對省內一些大學有所了解外,對專業和省外大學的認知少之又少?!毙赂呖假惖榔髽I愛培優聯合創始人李立勛表示,但家長又對孩子升學抱著很高的期望,因此,很多家長的心態是,如果花錢能夠買到專業服務,愿意在可承受范圍內付費。 有從業人員向深燃分析,一般購買志愿填報服務的人群有三大類:教師、公務員以及經商者。這類人群普遍更重視教育、信賴專業能力,且認為自身經驗不足,往往付費的動力會比較強。在他們看來,高考志愿填報一生可能就這一次,為了萬無一失,還是需要資深專家指導。 焦慮的家長和學生,僅僅通過公開渠道進行志愿填報信息搜集,已經無法建立安全感。尤其是在新高考落地的地區,志愿填報規則發生變化,家長對志愿填報咨詢服務的需求更加旺盛。 2021年開始推行新高考的河北省,高考志愿填報企業在這一年達963家,在所有志愿填報企業當中占比63%。據李立勛觀察,河北省高考高分段考生比較多,高分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同樣的分數在錄取上的競爭更加激烈,這也催生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同樣是付了費的家長,有的是完完全全地依賴,有的是圖個心安。 在購買服務后,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機構身上的人大有人在,這便導致志愿填報期間,家長們排長龍到機構咨詢志愿填報方案。劉文觀察,2020年,很多家長從早上6點多就去機構排隊做志愿填報咨詢,有的甚至排到晚上12點都還沒排到?!耙恍┘议L和孩子在第二天中午就要截止填報了,但還不知道應該怎么填,都要急哭了?!?nbsp; 另一部分家長會自主研究,將機構提供的方案視作參考,“花錢買了個心安”。 袁曉回憶道,自己當時所在地區是第一年進行新高考,首次采用3+3模式,很難參考往年錄取數據,為此媽媽花8000元買了志愿填報服務就是“花錢買心安”,但機構給的方案和她自己研究的相差不大。 03 從高考志愿到生涯規劃,這個行業還有救嗎? 早在2019年,教育部、公安部約談百度、360等網站相關負責人,對搜索引擎高考志愿填報競價排名問題進行規范,但行業存在的問題遠不止如此。 李立勛表示,志愿填報規劃師相比于學科老師,門檻更低一些,學科老師需要拿到教師資格證才能從教,而志愿填報規劃師在國家層面并沒有統一標準,這也導致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高考志愿填報規劃師證書。 深燃還觀察到,市場上出現了專門代辦高考志愿規劃師證書的機構,1500元全托管免考便可獲得由中國管理科學院頒發的證書。 當前,教培行業正在經歷嚴厲整頓,志愿填報規劃服務業務,作為機構業務的一部分,同樣也需要規范。 “高考志愿填報規劃服務還是一個新興小眾行業,尚處于早期階段,確實存在一些亂象,需要相關部門進行規范,以引導行業良性發展?!眱炛驹竸撌既思鍯EO耿忠誠表示。 在其看來,盡管這個行業存在亂象,但并非所有付費產品都是智商稅。專業的志愿填報規劃服務,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掌握志愿填報的規則,提高信息獲取效率,避開各種填報風險。但家長和孩子不能全部依賴專家,應該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來源 / Pexels 耿忠誠提醒道,家長在選擇工具產品、咨詢服務,擦亮眼睛。如果一些平臺點進去,無任何體驗就一味引導家長買單,作出高承諾,就要提高警惕了。同時,在選擇咨詢服務時,家長最好盡量選擇本土化、在當地有一定營業經歷的機構,這樣的機構更加關注口碑。而對于已經明確目標并掌握填報規則和技巧的考生來說完全可以自行完成填報。 李立勛認為,規劃師不應該僅僅根據數據做一個信息傳遞者,更重要的是能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職業規劃生成方案。 如李立勛所說,“未來,志愿填報規劃服務可能會越來越廣”,在高考改革下,由于不再分文理科,而是需要學生選科,便有一些機構盯上了高中生群體,為他們定制生涯規劃服務。不過,行業的整體服務能力還需提升。 “在我高二時,我媽媽就花了一萬多,幫我預約了生涯規劃的測評,但是服務效果并不好?!蔽魑髡f,當時咨詢師在交流時,一直強行干預西西給自己設想的未來規劃,直接導致她放棄后續的咨詢?!伴_始是因為咨詢師高大上的名頭選了她,但感覺她一直在亂講,這一萬多算是白花了?!?nbsp; 西西的母親已經傾向于為了志愿填報早做規劃,奈何該機構生涯規劃師的服務水平難以令人滿意。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文、西西、袁曉、王倩為化名。 你覺得花錢報志愿值嗎?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