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作者:Stone Jin ,36氪經授權發布。 據IPO早知道消息,社區零售企業「每日優鮮」于美東時間6月8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1招股說明書,計劃以“MF"為證券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或成“社區零售數字化第一股”,摩根大通、花旗、中金、華興擔任每日優鮮本次IPO的聯席主承銷商。 成立于2014年10月的每日優鮮一家技術驅動的創新型即時社區零售企業,致力于讓每個家庭買得省心,吃得放心。 2015年5月,每日優鮮首創前置倉(DMW)模式,今年3月,每日優鮮將其愿景更新為"成為中國最大的社區零售數字化平臺",并宣布(前置倉即時零售+智慧菜場)x零售云為新戰略,針對超15萬億的中國社區零售市場以多維布局形成互補。 隨著中國城鎮化持續推進以及中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消費者對優質產品和省時服務的消費意愿也逐漸加強——2020年社區零售市場規模為11.9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擴大至15.7萬億元;同時,隨著社區零售數字化進程加快,社區零售線上化滲透率將從2020年的20.9%提升至2025年的45.5%,2025年完成數字化的社區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7.2萬億,這也是每日優鮮的前置倉即時零售業務、智慧菜場業務以及零售云業務目標覆蓋的潛在市場。 自成立以來,每日優鮮獲得了騰訊、老虎基金、高盛、中金等知名機構的投資。值得注意的是,每日優鮮通過與騰訊智慧零售的合作以及基于騰訊生態體系的社交獲客策略,更加聚焦有效用戶和核心用戶,進一步提升其經營質量。 履約費用率逐年降低,有效用戶持續增長至 870萬 每日優鮮在2015年5月首創前置倉模式,并通過便利的前置倉選址和技術驅動的前置倉管理,經營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即時社區零售業務,提供以大眾、剛需、高頻為特點的生鮮和快消品即時到家服務。 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已在全國16個城市開設了631個前置倉即時零售業務,為消費者提供超4300款極速達商品、平均39分鐘達的服務。 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鮮的GMV從47.259億元以26.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76.147億元;毛利率則從2018年的8.6%增至2020年的19.4%,毛利額年復合增長率為98%。 2021年4月,每日優鮮的GMV為7.134億元,同比增長37.8%;2021年5月1日至5月19日的GMV為4.966億元,同比增長了43.4%;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其在后疫情時期仍然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 此外,毛利率的快速提升,也表明了每日優鮮更加關注單位經濟模型,以實現健康的可持續增長——每日優鮮前置倉即時零售的平均客單價為94.6元,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這一客單價水平為行業第一。 在保持高客單價的同時,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率(履約成本占凈營收比)逐年降低,從2018年的34.9%持續降至2020年的25.7%,履約利潤率(毛利率扣除履約費用率)同樣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供應鏈方面,每日優鮮目前已實現超80%的商品直接采購自生產商,高于行業55%的平均直采率,生鮮產品產地直采比例則超90%,2020年對接供應商超過2300家,在為用戶提供豐富產品、穩定供應的同時,進一步實現成本優化。 當然,建立核心技術能力也成為每日優鮮在關注經營質量之外的另一個發展重點。據招股書顯示,每日優鮮前置倉目前已在供應鏈、物流和營銷的許多方面實現了接近100%的數據驅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決策。 具體來看,到2020年為止98%的庫存補貨決策、97%的采購決策和85%的庫存周轉管理決策均可由系統自動完成,這也直接帶來了經營成本和運營效率的進一步優化及消費者體驗的提升:2020年17點晚高峰時段SKU在售率為94%,庫存平均損耗率僅2.5%以及1.8 天的生鮮產品周轉天數。 得益于前述商品、服務和以及基于騰訊生態體系的社交獲客策略,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鮮手機App及小程序有效用戶(支付款項超過銷售產品相關成本的交易用戶)數量逐年提升,分別為510萬、720萬與870萬,其帶來的平均消費額逐年上漲,向有效用戶銷售的商品總數也從2018年的2.453億件提升至2020年的5.549億件。 此外,核心用戶(年內至少一個月購買四次或四次以上)在交易用戶中的占比從2018年的約14.9%持續增至2020年的21.1%,消費額持續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優鮮核心用戶年消費額為2106元。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愿意為高品質、便捷社區零售購物體驗付費的高粘性用戶將為每日優鮮帶來持續且穩定的收入盈利轉化。 覆蓋十萬億社區零售市場,技術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當前,整個社區零售行業仍面臨運營效率低、標準化程度低的問題,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每日優鮮在招股書中亦對用技術能力賦能業務發展、解決行業痛點做出了解答。 基于大量數據積累和算法優化開發出的端對端智能系統——智慧零售網絡(RAIN)涵蓋了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智慧營銷等核心領域,成為每日優鮮在高交易頻率、高庫存損耗率、高便捷配送要求的社區零售領域中沉淀出的核心能力,為其開展多業態業務提供發展動力。 在智慧零售網絡(RAIN)的技術支持下,每日優鮮前置倉運營已實現標準化管理,并能實現大規模復制。公開數據顯示,前置倉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340億增加到2025年的3070億,是社區零售行業增速最快的板塊之一,在此基礎上,每日優鮮將繼續推動即時社區零售業務增長,在更多城市和地區廣泛系統地推廣前置倉模式,以提高前置倉覆蓋率,維持前置倉業務。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動社區零售行業全鏈路數字化,每日優鮮還開啟了智慧菜場業務,推動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并數字化升級為智能生鮮社區商場。 菜市場是中國城市社區零售的重要流量入口,據艾瑞咨詢統計,2020年中國菜市場生鮮零售占整體生鮮零售的56.0%,零售規模已超3萬億元,是我國最大的生鮮零售渠道,擁有穩固的用戶基礎。 目前,傳統菜市場仍存在環境“臟亂差”、數字化程度低、政府監管難等問題,消費者對菜市場整潔、便利性及智慧化升級需求強勁,菜市場數字化升級已成必然趨勢。據艾瑞咨詢統計,菜市場數字化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智慧菜場市場規模也預計將由2020年的138億元快速增加至2025年的6004億元。 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出,每日優鮮將首先獲取菜市場經營權,并分三步改造傳統菜市場,包括:1)改造場地布局、優化商戶組合并引入新業態;2)為商戶提供包括電子支付、在線營銷、CRM工具和業務規劃在內的SaaS服務包;3)幫助智慧菜場的商戶將線下顧客轉化為線上私域流量,通過線上交易平臺,實現進一步電商業務增收。 每日優鮮整體收益則來自向個體商戶收取的租金、SaaS產品年費以及按照商戶電商業務GMV收取傭金。截止到2021年5月31日,每日優鮮已與14個城市的54家菜市場簽訂運營協議,并已在10個城市的33家菜市場開展運營。預計通過技術能力的加持和專業運營經驗,智慧菜場將成為每日優鮮在社區零售領域長期發展的第二曲線。 在智慧零售網絡(RAIN)技術對前置倉、菜市場業務的支撐外,每日優鮮還選擇了將其平臺化輸出,以零售云業務觸達更為龐大的中國社區零售行業。 中國社區零售市場目前呈現出高度分散且銷售渠道多樣的現象,超市渠道在其中占據大量份額。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超市銷售額在社區零售行業中占比達37.4%,但行業高度分散,前十大企業僅占超市總收入的6.1%,遠低于美國的55.6%和英國的78.7%。據悉,社區零售長尾市場中的區域龍頭企業、地方龍頭企業和中小型商家占據了行業中超過80%的市場份額,每日優鮮零售云業務將以長尾中小型商超作為目標客戶,提供線上線下全渠道零售、客戶管理、供應鏈及履約管理的數字化能力,并以此實現從垂直電商向平臺化的發展路徑。 中國社區零售領域市場廣闊,消費者需求多樣,行業痛點也極為明顯。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經營優化,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去賦能行業,改變整個行業的面貌。 每日優鮮在招股書中所提到的愿景與戰略布局,也正是通過自有技術能力和行業經驗的社會化輸出,為超市、菜市場和本地零售商等社區零售行業參與者賦能,實現共贏。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Vivi,編輯:Momo(Wenky),36氪經授權發布。 周末宅家,為了吃一碗螺螄粉,你需要撕開四五包小料,開火燒水,講究的還要先煮粉后煮湯料。一頓操作下來,半小時過去了還不一定能吃上口。哦對了,吃完還要洗鍋刷碗。 如果螺螄粉可以放微波爐里,叮個幾分鐘,還能像桶裝方便面一樣直接吃,不用洗碗,豈不妙哉。說不定,螺螄粉的銷量還能再漲幾番,還能再俘獲更多的簇擁者。 既追求品質和口味,又不想多動手,多花時間,這是現在不少消費者的真實寫照。對于這個集精致與懶于一身的消費人群來說,微波美食簡直直擊靈魂:快速、幾乎不動手。至于品質和口味,我們將在下文分析。 去年,主打微波加熱、袋內即食的速食品牌烹烹袋的出現,引發了一陣業內對微波食品的關注。事實上除了烹烹袋,市面上還有許多融入了地方美食特點的微波便捷食品,椰子飯、大盤雞、炸雞..... 那么,微波美食有多少種可能?這個品類有哪些優勢和需要面對的問題?到底是誰在為微波美食買單? 01 叮一下就能吃,微波食品原來有這么多花樣! 微波食品,即用微波爐加熱或烹調的食品。相比近年來流行的自熱食品,雖然同樣不用開火燒水等步驟,但是微波食品的選擇更為豐富。 開頭提到的烹烹袋,憑借黑科技加持下的免煮免洗食用方式,讓其贏得2020天貓美食最佳產品力獎。烹烹袋的方便,甚至是將產品放入微波爐時,都不用撕開,直接丟入加熱即可。加熱后,袋子可以站立起來,當作碗碟來食用。由于自帶餐具,吃完后啥也不用洗,把袋子和餐具扔了即可。 目前烹烹袋除了主打的意面和拌飯,還有中式面、紅薯、烤翅和烤腸等sku。其中意面有奶油培根和黑椒牛柳兩種風味。拌飯則有四種選擇,韓式泡菜五花肉、日式鰻魚叉燒拌飯、泰式海鮮菠蘿拌飯和西班牙海鮮培根拌飯。 烹烹袋免洗免煮微波加熱意面,圖片來源:烹烹袋天貓旗艦店 從西式到中式,從主食到小食,豐富的品類、食材的選用和口味的多元性可以看出,烹烹袋貼合了精致懶人群對“精致”的需求。 和府撈面也看上了烹烹袋所使用的的包裝黑科技,近期推出了使用同樣免煮免洗包裝設計的四款炒飯。和府鍋氣炒飯強調“鍋氣炒飯米不渣”的概念。鍋氣,是中餐中評價小鍋炒菜/炒飯的標準,熟練的廚師能夠在適當的油量情況下達到熱、快、干、香的四個標準。由此可見,將鍋氣概念引入了微波速食中的和府炒飯,也是考慮到了精致懶消費群體的訴求。 和府撈面推出一樣免洗包裝的炒飯,圖片來源:和府撈面天貓旗艦店 說到微波美食,不得不提一款打破傳統的創新產品——微波水餃。水餃,名字就似乎暗含了需要在水中煮食的意思。成立于2020年5月的食品研發科技公司福迪寶,其主打產品微波鲅魚水餃,不需要鍋中煮食,只需微波叮一下,即可享受熱騰騰的餃子。也難怪公司的slogan是:叮叮一下鮮享生活。 除了微波水餃,福迪寶也有其他微波產品,如微波海鮮、微波包子、微波雜糧。近期品牌還推出了新產品微波鰻魚飯。從口味和用料選擇上來看,福迪寶顯然走得是中高端路線。 福迪寶微波水餃 ,圖片來源:福迪寶官方微信 接下來,是五款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微波美食產品。即使疫情讓人不能隨心旅游,但網購地方美食,在家享受一番,也是一件樂事。尤其這些美食都是支持微波加熱即享的。 第一款是來自海南島的椰子糯米飯。雖然官方推薦的吃法,是用刀均勻切成八塊后,上蒸鍋,蒸15-20分鐘。但也有備選吃法,在刀切小塊后,撒上少量水在表面,然后微波3-5分鐘即可。從備餐效率來看,微波仍然是個不錯選擇。只是撒水量是個技術活,撒的少了,會變干;撒的太多,飯會變得太潮濕,失去糯米的嚼勁。 另一方便之處,如果用碗具裝糯米飯,事后往往需要熱水清洗,因為糯米會黏在碗上面,不容易洗凈。而椰子糯米飯,直接用椰子皮盛放糯米飯,免去了洗盛放器皿的活。所以這款可以微波加熱的椰子糯米飯,讓人既享受了地方美食,也免除了許多準備和清洗的工作。 南國食品的海南椰子飯,微波加熱3-5分鐘,圖片來源:南國食品天貓旗艦店 感謝工業化和包裝技術的發展,云南傣族風味的竹筒飯也可以網購了。這款天貓上可以搜索得到的佤臨牌竹筒飯,采用了真空包裝。竹筒事先已經劃好,可以上下揭開,分割兩半。微波加熱后,去除上半部分的竹皮,可以用下半部分的竹皮作為器具,這樣也免去了洗碗的步驟。真是為精致懶的消費者,做了充分的考量。 此款云南竹筒飯有糯米火腿飯、糯米菠蘿飯和健康的糯米紫米飯,三種口味選擇。 可微波加熱的云南竹筒飯,吃完直接丟棄竹筒,圖片來源:泰康食品專營店 果殼旗下的吃貨研究所前不久推薦了一款微波大盤雞拌面。這款市面上不多見的微波大盤雞產品,號稱不開火,不刷鍋,不撕調料袋,直擊懶癌患者的心聲。在冷藏狀態中解凍后的產品,只需微波3-5分鐘,即可解鎖美味的皮帶面+大盤雞的組合。 懶到極致,可以直接用產品包裝的食用級pp包裝盒當容器,省去了人們清洗盛放器皿的活。 吃貨研究所推薦的新品,新疆大盤雞拌面微波美食,內有盒裝,圖片來源:吃貨研究所天貓店 霸蠻米粉旗下多數產品都是需要煮食的常德米粉。其子品牌嗦鮮粉,卻是可以采用開水沖泡,或微波90秒的速食米粉產品。這兩種吃法,適合追求美味,又不想動手的御宅一族。只是產品目前口味只有一種,為酸蘿卜豬油拌粉。 霸蠻推出不需要煮的嗦鮮粉,微波加熱即食,圖片來源:霸蠻天貓旗艦店 西安傳統美食甑糕,已加入微波美食的隊列中。此處僅以品牌秦一碗與大唐不夜城的聯名款為例。甑糕是陜西民間小吃,主要食材是糯米和棗,可以是紅棗或是蜜棗。有的甑糕也會加入紅豆或是葡萄干。 當地傳統的甑糕,素來都是需要上蒸鍋,蒸熟來吃。做成包裝食品后,廠商盡力還原了現蒸甑糕的口感。只需微波加熱,即能享受來自關中地區的傳統美味小吃。秦一碗的這款與大唐不夜城聯名的甑糕,外包裝上為西安著名景點,畫風古典又時尚,顏值在線。 秦一碗X大唐不夜城聯名款甑糕,圖片來源:秦一碗天貓旗艦店 韓式炸雞是韓國美食里必點菜品之一。但是在家自己做,難度系數比較高。油炸的過程,需要對油溫有很好的把控,且會產生油煙,對很多宅家一族而言,是不怎么愉悅的烹飪體驗。作為韓國本土品牌,希杰的微波韓式炸雞,在產品的地道感上已經勝出一籌。只需微波加熱三分鐘,即可享受的韓式炸雞,對喜愛韓國美食的精致宅家一族來說,又是一個寶藏產品。 希杰的韓式炸雞,微波加熱即食,不需要洗碗,圖片來源:希杰天貓旗艦店 因為便利店的普及,日本的關東煮也被更多的國內消費者所熟悉。既能當小吃,又能臨時扮演充饑的角色。而且關東煮普遍種類選擇較多,從蔬菜串到肉制品,營養多元。 在日本市場就出現了這樣一款微波關東煮,實現了可以在家或是辦公室,隨時隨地滿足解饞或充饑的需求。只是目前這款微波關東煮還無法在國內購買。 日本的微波爐加熱關東煮,家中零食好選擇,圖片來源:japantoday.com 02 誰在吃微波速食?精致懶都是誰? 以上這些微波食品,都是誰在為其買單?所謂的精致懶人群,具體是指哪些消費群體呢? 先說結論:精致懶,其實大多都來自于Z世代,新銳白領和小鎮青年。 近年來,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方便速食迎來穩定增長。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業洞察報告》所做的人群畫像分析,方便速食的消費人群主要可以分為Z世代、新銳白領、資深中產、都市銀發、精致媽媽、小鎮中老年、都市藍領、小鎮青年這八大消費群體。Z世代和小鎮青年是近兩年里,占比最高的兩大方便速食消費群體。 方便速食消費人群畫像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那么為什么說,對微波美食這個待挖掘的潛力品類來說,精致懶這一族群更有可能誕生在Z世代、新銳白領和小鎮青年這三個消費群體中呢? 因為,懶,意味著這個群體,抑或是沒有時間做飯,或是沒有相應的技能做飯;而精致,意味著他們往往對食物的制作、口感和營養有一定的追求。 Z世代、新銳白領和小鎮青年,是比較容易被不需要洗鍋刷碗這一特質打動的群體,會是精致懶這一特別人群分類產生的區間。方便速食品類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產品,如高端方便面、新速食面,以及自熱鍋,實際上都是為了滿足既追求精致,又不愿花費太多精力和時間在廚房里的消費者而產生的。 對Z世代、新銳白領和小鎮青年而言,一人食,夜宵美食和宿舍美食,都是方便速食可能的消費場景。微波美食,也剛好是可以適應這樣的消費場景需求。 此外,這三類人群中,Z世代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因此對于還處于新興發展時期的微波食品,會抱有較大的興趣。當有新品出現,會去嘗試購買。 03 速食界的下一個“王者”,會是微波食品嗎? 微波美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市化的不斷普及,以及更多女性走入工作崗位。留給人們居家做飯,享受烹飪美食的時間和機會都比過去大大減少。再加上單身經濟的加持,微波美食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待釋放。 如上文分析到,微波食品是一種可以讓地方美食,更好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方式之一。而當代消費者,也比過去更樂于嘗新試錯。對美食的嘗新已然成了生活體驗中的重要部分。 開拓更多的場景是未來微波食品創新的方向之一。上文羅列的諸多選擇中,只有日本的關東煮采取了杯裝設計。而杯裝是一種相對便捷,適合拿在手中的包裝選擇。雖然其他產品也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享受,但杯裝設計能夠給微波美食在便捷性上再獲加分。 美國品牌Kodiak Cakes,便是創造性地開發了微波面包/蛋糕食品,并且采用了方便的杯裝設計。產品只需加入水攪拌,再微波加熱幾分鐘,一款待享用的面包/蛋糕就準備好了。這樣的包裝設計,很符合產品的便捷屬性。無論消費者是想坐下慢慢吃,還是著急出門,杯裝蛋糕/面包都能適應不同的需求。 藍莓瑪芬蛋糕 ,圖片來源:美國亞馬遜 玉米面包 ,圖片來源:美國亞馬遜 另一個適合未來微波食品打開市場的切入點是,采用環保包裝。 因為環保包裝不僅順應國家對限制塑料用品越來越高的要求,也是95后以及Z世代消費者關心的話題。他們比其他的消費人群更在意環保議題。 2020年1月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禁塑令”。目前許多微波食品的內置塑料器皿,還沒有升級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材料。有些微波食品里附帶的餐具,也仍然含有不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叉子。 不過,微波食品仍然有現實的問題需要面對與解決。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制約國內市場微波美食發展的客觀障礙之一,竟然是微波爐的普及率。根據新浪家居的數據顯示,國內35個大中型城市的微波爐普及率為,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13.17臺微波爐。經濟發達城市的保有率則接近發達國家,如上海每百戶家庭,擁有70臺微波爐。 其次是在產品研發方面,由于微波加熱的過程很容易抽干食物中的水分,影響食用的口感。因此對食物的口感研發和還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什么樣的原料、配方和技術去解決這些問題,是企業需要鉆研的方向。 總而言之,微波食品滿足了人們對于精致、方便、快捷的需求。中國微波食品可以借鑒國外行業,創新更多品類、開拓更多場景、提高產品的品質和性價比,走進更多消費者的生活中。 微波食品能成為速食界的下一個“王者”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您的看法。 參考來源: [1]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21方便速食行業洞察報告》 [2] 央視財經新媒體:《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 | 閆俊文 鄧雙琳,編輯 | 鄧雙琳,36氪經授權發布。 劇情來到了最高潮的時刻,直播間在線人數由3萬多人驟然上升到了7萬多人。 “今天你必須賠錢,不能少于25萬,不然我們就把事情搞大,讓你名聲臭大街?!敝辈ラg里,一名男子劍撥弩張地對男主播說道。事情的原委是,這名男子的妻子喜歡上了這名男主播,直接飛到了男主播所在的城市,并闖進直播間,強行與男主播捏臉、摟胳膊互動。隨后,丈夫也尋到了這里,要求女子回家,但女子坐在地上激動地反抗,并大聲央求男主播挽留她。 這一幕幕都正在攝像頭之下發生著,就像一場真人秀。 男主播看著攝像頭,在直播間露出無辜的表情問,“家人們,我該怎么辦?”直播間里的粉絲刷屏答,“不能賠錢,你沒有錯?!薄澳惚仨氋r錢,讓女粉絲進入家門就是錯的?!备鞣N不同的聲音充斥滿了屏幕。 粉絲的情緒被充分調動,直播間內彈幕與打賞禮物橫飛,熱鬧極了。但可惜,這一切都是策劃的,“丈夫”、“妻子”都是主播花錢雇來的“演員”。 在這一行,他們有個官方稱謂,叫“麥手”,就是直播助手 ,也叫情感演員。每天跟主播連麥不用露臉的叫線上麥手,也有麥手會到線下配合主播演戲,但這對麥手的要求會更高。 上述的狗血劇情每天都會在情感主播的直播間里上演,大都是一些爛俗戲碼,例如“主播結婚記”、“小三大戰原配”、“丈夫出軌記”、“窮人娶富婆”等等,這些年輕人看一眼便知真假的情節,卻讓五六十歲的中老年群體看得不亦樂乎,并且非常樂于發彈幕和打賞。 這些大爺大媽們的追捧,讓情感主播們賺得盆滿缽滿。據了解,“四川可樂”、“清河李哥”等頭部情感主播每場“戲”至少賺30萬元,兩人粉絲量分別是2800萬和1700萬。 5月17日,快手電商直接封禁了一位名叫殷世航的主播的賬號,封禁時間長達630年,原因是5月15日,其利用結婚制造噱頭,在直播間惡意炒作賣貨、低俗演戲、虛假宣傳。根據統計,其當天直播帶貨金額超過4000萬元。 這種靠“演戲”來制造噱頭的網紅直播不在少數,“直播演戲”的背后也因此衍生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 直播 )分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6.17億人,占中國網民整體的62.4%。相較之下,互聯網的其他娛樂形式諸如長視頻、圖文等,不管是用戶體量還是在線時長的增幅,都要遜色于直播。 活躍在直播行業里的人們,挖掘出了各式各樣的流量密碼,例如麥手和情感主播。 一位了解麥手行業的人士透露,僅在抖音和快手上,每天就有將近2000場直播,每場直播的麥手在短時間內還不能重復,所以這個行業對麥手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行業里的麥手有將近4萬人,并且有專門的“麥手之家”去做中間對接,例如尋求合作,分享資源等。 麥手們是直播間最新的吸引流量的利器,依托他們成長起來的情感主播們,也成了直播江湖的重要派系。 例如情感主播“四川可樂”,曾連續斬獲快手平臺2019年度爭霸賽和2020年度爭霸賽的亞軍。在2020快手年度爭霸賽前10名中,情感主播占據了近乎半壁江山。 但這條產業鏈背后,也隱藏著諸多問題和風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靠打“擦邊球”起家的麥手和情感主播,也將因為平臺的規則越來越嚴苛而沉覆。如何能在規則之下“合理”掘金,是這個行業目前亟待思考的問題。 01 起底麥手行業 微信張小龍曾說,直播比短視頻的生產更容易,是因為拍一段短視頻是需要有內容準備的,而直播是不需要準備內容的,它就是日常聊天,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差別,直接降低了直播的門檻,直播在未來有可能會成為一種很多人在用的個人表達方式。 直播應該是沒有“本子”,且真實發生的事情,但行業發展至此,沒有準備的直播已經很難吸引眼球了,大多數人看到的直播,都是有準備、有策劃的。某種程度上,如今的直播更像是一個真人秀。 “我是小三,我知道自己不光明不磊落,也很惡心很好笑,我不想當小三,但我已經是了,因為我太愛他了。但我知道這個不是借口,更不是我可以用來證明自己不是故意當小三的理由?!?nbsp; 當倩倩接通抖音某情感主播的語音連麥時,這位配音演員的天賦找到了發揮的舞臺,她時而委屈控訴,時而在一些關鍵情節展現柔弱和魅惑?!霸诎l生關系的地方多展現一些細節”,直播間的場控發消息提醒倩倩,因為場控發現直播在線人數在快速上升,這時候打打擦邊球更容易調動粉絲情緒。 扮演“小三”對倩倩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倩倩還扮演過遭受家暴的“妻子”以及喜歡上姐夫的“小姨子”,最多一場能夠賺到300元,最少的單人麥,也有20多元的收入。 倩倩賺得不算多,因為她是個人兼職麥手,認識的主播資源并不多,平常只能接一些小散單,而且大部分都是合作過的主播。 有的麥手則是有組織的。 李成做麥手生意快兩年了,有個18人的團隊,分別有編劇、場控、運營以及助理等角色。他手底下有800多個麥手,其中最常用的演員有300多名。 李成原本的角色是策劃,包攬劇本與演員、場控等工作環節,單場策劃價格在3000-6000元不等,他將這個作為自己的全職工作,每月凈賺數萬元以上。對行業足夠了解后,李成還特地注冊了一個公司,想更規?;倪\作。 據李成透露,在線上,單人麥的行業通用價碼是每小時25元,雙人麥每人每小時70-80元,三人麥每人每小時200-240元;線下演員則相對價格更貴,會根據麥手露臉的程度決定價位,比如戴口罩是每場三四百元,全部露臉是800-1000元,如果涉及交通、住宿,則要另外報銷。有時候演得好的麥手,主播還會另外發紅包當小費。 李成說,他手底下的麥手,月入六七千元不是問題。 麥手在直播間主要表演的內容類型大都是出軌、家庭教育、財產糾紛、婆媳關系、狗血關系( 例如亂倫 )等,雖然情節聽起來陳詞濫調,但不妨礙這些戲碼能牢牢抓住一些愛看熱鬧的大爺大媽們的心。 這就衍生出情感直播產業鏈背后另一個機會點——劇本。 據李成介紹,行業里一份劇本的價格在25-50元左右,一份劇本可以在不同直播間重復使用,麥手如果自己會改劇本,適當增添些情節,又可以多使用幾次?!坝行準譃榱耸″X,也會自己寫劇本,但這個也看麥手寫故事的能力如何,寫得不好的劇本,主播不愿意接?!崩畛烧f。 據行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好劇本與好故事包含的元素有:第一,劇情要合理( 也有直播間走的是奇葩路線,這種不在討論范圍內 ),不要和生活差距太遠;第二,要有中心思想和主題,比如母愛、感情、理解,不能說了半天,觀眾也不知道你想表達什么主題;第三,故事要有鋪墊、有過程、有爆點、有結尾;第四,多麥的要有反轉。 “幾乎抖音和快手每個情感主播都會找麥手配合,頭部主播也是如此,按劇本直播,越離奇狗血,越能引發看客共鳴?!崩畛烧f,“有的觀眾其實知道是假的,但他們就是喜歡看,還喜歡參與到劇情發展中,因為直播間里有比電視劇更濃縮、更沖突、更接地氣的劇情?!?nbsp; 02 麥手陷入“內卷” 做麥手看似沒什么門檻,只要有時間、有一部能連麥的手機、有一張會傾訴會吵架的嘴就可以,這樣的“低標準”,讓麥手行業涌進來大量想要兼職賺點零花錢的人。 生活在某個北方縣城的王姐,退休賦閑在家已經近兩年,每天除了洗衣做飯,她還會固定在晚上七點觀看快手上的情感直播,這是王姐目前的生活里最大的樂趣。 直到有一天,單位前同事李叔問她要不要兼職做麥手賺點小錢,王姐才知道,原來直播間里的家長里短都是演出來的。 李叔做單麥有一段時間了,但單麥賺得太少,一場下來口干舌燥,也就三四十塊錢。雙麥收入更高,但是需要找個搭檔,??辞楦兄辈サ耐踅闶亲詈线m的人選。兩人搭檔后,最多的一場雙麥各自收入超過200元。 王姐、李叔這樣兼職做麥手的大爺大媽不在少數,只要有人帶入行,就能兼職。做麥手的年輕人也有不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畫像特點,即大都來自下沉市場。畢竟在平均時薪十幾元的縣城,麥手這樣時薪幾十元的工作已經算很不錯了。 但也正因為門檻太低,讓麥手行業涌進許多“不夠專業”的麥手?!艾F在麥手行業太亂了,什么人都能上場,按理說,麥手起碼情緒調動與語言表達都沒問題才能上場的?!崩畛杀г沟?。 “如果你手頭上有比較多的主播資源,那么就會賺得多,我手上只有兩三個主播,沒有大主播的資源,所以賺得少,再做一段時間我就不想做了?!辟毁桓嬖V燃財經。 麥手必須時刻更新自己的主播資源,才能保證自己時常有單可接。資源隱藏在一些微信群和QQ群里,這些群明碼標價,比如5個群15元,12個群標價30元。燃財經聯系到一位中間人,她表示,需要花199元,才能加入她所擁有的麥手資源群。 “所有的接單群里面,一個主播到一個新群,用一段時間就不用了,所以群里的訂單會越來越少,這都是正?,F象?!币晃恍袠I人士說,主播也需要不斷更新麥手,讓直播間有新面孔,讓觀眾不斷沉浸到新故事中。 在浙江橫店,一些“橫漂”也會在缺錢時應征報名麥手,但有主播覺得他們表演太浮夸,肢體動作太多,太假,還會出現50多歲大媽假扮20多歲年輕女子的情況;另外一些麥手同行則表示,“專業演員”的演技或許不錯,但不太容易打動人,還是專業麥手的效果更好,如果一個麥手經歷過出軌、破產等戲劇化情況,那么他的表演會更真實。 麥手太多,主播甚至開始挑選麥手的口音,“最近不接東北口音,暫停幾天,河南口音和湖南口音的來?!币幻鞑ピ邴準秩豪锇l單時強調。 麥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麥手為了“逃離內卷”,打算轉型做情感主播。 2020年3月,在做了半年多的麥手以后,阿來想轉做一名情感主播了。這名東北大漢口音濃重,他說自己曾經給“清河李哥”當過麥手,那場他的角色是一位出軌的丈夫,一個半小時下來,他賺了500元,但那場直播僅禮物打賞就有數十萬元。 這是一種巨大的利益差距,接觸多了,麥手們心中難免會有不平衡。阿來覺得做情感主播也沒啥復雜的,會嘮嗑,會把握情緒,會引導話題就行。 他和麥手組織的頭頭打聽了一下,對方說,打造一個情感主播,可能投入兩個月時間和兩萬元就夠了,并且抖音起得快,快手比較平穩,一般只要直播間在線人數達到3000人左右,就可以通過直播帶貨快速變現。 中國直播行業經歷了從秀場直播到游戲直播再到直播帶貨,每個內容階段都衍生出了龐大的商機,但上述直播內容,皆存在一定的門檻,甚至需要特殊的才藝和能力。據連線Insight報道,頭部機構孵化一個可變現網紅的成本大概在300萬元左右,解約金則在800-1000萬元。 和其它類型直播相比,情感主播看起來幾乎是門檻最低的生意了。 阿來開始行動了。在養了兩個月號、積累了2000粉絲之后,阿來邀請人策劃了劇本,和三個麥手合作了一場“妻子生不出兒子要離家出走,丈夫和婆婆一個勸一個讓走”的家庭倫理戲。開播時,直播間在線人數只有八九十個人,但隨著哭戲以及矛盾的爆發,在線人數最多達到了6000人,一場直播下來直接漲粉5000人。 但好運沒有延續下來。接下來的半年,阿來的直播間不管是漲粉還是直播間在線人數,都停留在1000人左右。后來,他還嘗試做過農村公益直播,給農村的貧困孩子送衣服與文具盒,還嘗試過給流浪漢送一頓晚餐,但人氣始終上不來,期待的巨額打賞也沒有到來。 “看來情感主播也沒那么好當”,阿來下了定論。他決定繼續接麥手的單,起碼能賺點小錢。 看似麥手行業正在擴張,但實際上,優秀的全職麥手需求缺口依然非常大。 某情感主播告訴燃財經,不是會說話就可以來當麥手,現在最缺的是會改劇本、臨場應變能力強、戲路寬的麥手?!霸S多麥手以為自己平常能說會道就可以賺這份錢,但真上場了,會發現他們連劇本都沒吃透,業務一點都不熟練,更別提演技自然了?!痹撝鞑フf道。 03 夾縫中生存 如果說以前,對于情感類直播,平臺的姿態還比較曖昧的話,那么現在,平臺就比較反對了,不僅口子越扎越緊,對直播間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 業內人士介紹,這類直播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黏性高,活躍度好,打賞與帶貨的效果都不錯;但弊端是存在炒作、演劇本以及欺詐等行為,又會讓平臺聲譽受損?!澳壳?,相比流量,平臺更愛惜羽毛,所以,治理的力度也會更大?!? 比如,一位情感主播發現,抖音動不動就讓主播下播。在禁忌詞使用上,出現警察、小三等敏感詞匯,可能就面臨警告或者封直播間,演示打人等動作也會招致同樣的風險??焓值某叨认鄬Χ兑魰笠稽c,但對于炒作以及低俗表演,快手的態度也是堅決下播甚至封賬號。 2020年7月,快手社區官方賬號發布處罰公告,集中封禁了一批涉及低俗直播內容的高流量賬號,其中包括百萬級粉絲賬號11個,五百萬級粉絲賬號3個。這已是過去半年多來,快手官方第12次公開發布專項治理封禁賬號名單。 2021年3月,抖音宣布開展第三期“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行為專項,并封禁350個賬號,其中包括10個超百萬粉絲賬號。抖音在公告中強調,對“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類賬號會進行堅決打擊,并持續加大治理力度,一旦發現此類惡意炒作賬號,將進行永久封禁處理。 麥手在平臺政策調整下,生意起伏不定。但麥手與情感主播是高度綁定的,只要情感主播們有流量焦慮,麥手們就永遠有生存空間。 如今,對大部分主播來說,投入大把的金錢買流量、買推薦位或者某個廣告頁,相關轉化率持續走低,已經不是一件高性價比的事情。在快手,一位主播跟另外一位主播打直播打PK,在直播間發紅包,引導漲粉,他發現,以前平均漲1個粉絲差不多需要2元,但現在,已經漲到四五元錢了。 相較而言,如果直播間劇本策劃得好,麥手表演得力,依靠快手與微信之間的關系裂變,同樣能取得不俗的漲粉成績。 流量意味著利益,就像李成所說,一個直播間在線人數10萬+的情感主播直播帶貨,一晚上至少能掙30多萬元。麥手是主播吸引平臺流量最新的殺手锏,相較于購買流量包以及發紅包等漲粉手段,與麥手合作,性價比更高,用戶畫像質量也更好,更方便后期流量變現。 但這門生意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麥手演多了,很容易被粉絲認出來,導致主播口碑崩壞。另外,麥手的臺詞往往在打擦邊球,也會引發平臺的處罰。如何趨利避害,將這一行變成光明正大的引流手段,仍然需要深入思考。 * 文中倩倩、李成、王姐、李叔、阿來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麥手制造現場直播,你覺得好嗎?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作者:李壽鵬,36氪經授權發布。 據半導體行業觀察記者從多方獲悉,本土手機巨頭小米正在招募團隊,重新殺入手機芯片賽道。知情人士告訴半導體行業觀察記者,小米現在正在與相關IP供應商正在進行授權談判,但公司已經開始在外面招募團隊。 “小米的最終目的肯定是做手機芯片,但他們第一顆芯片也許不會是手機芯片,而是先從周邊芯片入手”,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考慮到小米之前澎湃S1的高開低走,傳說中的澎湃S2無疾而終。還有后來松果團隊的變動,早前ISP澎湃C1的亮相,加上當前手機市場,乃至手機芯片市場充滿著的不確定性。小米這時候卷土重來,著實耐人尋味。 “澎湃”的初戰告敗 2017年2月28日,小米在北京舉辦了“我心澎湃”發布會。 會上,小米創始人雷軍介紹了澎湃S1,公司首款芯片。資料顯示,這是一顆八核64位處理器,主頻2.2GHz,四核Mali T860圖形處理器,32位高性能語音DSP,支持VoLTE。而小米C5也成為首款搭載自研芯片的設備。相關資料顯示,小米這顆芯片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公司在當年十月與聯芯合資成了一家名為松果的公司,并在2015年7月完成了芯片硬件設計。 在發布會現場談到為何要自研芯片的時候,雷軍說道:“因為芯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雷軍在會上同時還強調,做芯片這個事,估計要投入十億美金以上,投入十億以上人民幣,準備花十年時間才有結果?!霸诋敃r,我們大部分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因為沖出去不知道師生是死,但我的心稍微平靜,因為我做好了干十年時間的準備”,雷軍接著說。 雖然當時的雷軍躊躇滿志,但澎湃S1并不出彩的性能,加上C5的平平銷量,澎湃S2又傳數次拖延,市場上也多次傳出了小米手機芯片的不利消息。到2019年,松果電子拆分出大魚半導體,讓小米自研手機芯片的未來更加不明朗。 2020年八月,雷軍終于時隔三年再次聊到了澎湃的進展,他也坦言其中的波折。 雷軍當時在微博中表示:“我們2014年開始做澎湃芯片,2017年發布了第一代,后來的確遭到了巨大困難,但請米粉們放心,這個計劃還在繼續,等有了新的進展,我再告訴大家”。 今年四月,在發布公司首款ISP澎湃C1被媒體“嘲諷”做了個小玩意之后,小米公司在芯片領域的再次卷土重來,回應了雷軍在去年八月的說法。 從當前的市場現狀看來,對小米來說,又是一個投入的好時機。 造芯的好時機? 正如大家所了解,在華為因為美國禁令而增長放慢的時候,包括小米、OPPO和VIVO在內的國產手機廠商市場份額屢創新高。 根據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小米集團手機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3%,成為中國第一大手機廠商。而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2021年Q1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排名第三的小米出貨量4900萬臺,同比增長了80%,這個份額領先于排名前五的所有手機廠商。 在這樣的銷量推動下,小米公司的業績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據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第一季度營收76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7%。其中智能手機業務第一季度智能手機收入51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8%,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9.1,達到49.4百萬臺。小米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374億元,同比增長50.6%。 在手機業務的發展推動下,小米第一季度調整后凈利潤6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3.8%。 蓬勃發展的業務,出色的財務數據,加上市場上出現的契機,讓小米有底氣去重新投入手機芯片研發當中。對于小米來說,做手機芯片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當前幾家主要的手機廠商中,排名前幾的(OV和小米),加上剛從華為拆出來的榮耀,都基本以聯發科和高通手機芯片為主。這讓他們很難從供應、性能和差異化方面鍛造自己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據筆者獲悉,OPPO現在正在大張旗鼓進入手機芯片領域,他們不但高規格打造自己的芯片團隊,他們還在手機主控芯片,甚至在藍牙和PMU等多方面廣泛布局。多個接觸到OPPO芯片團隊的人告訴半導體行業觀察記者,“綠廠”在做芯片這個事情上很有決心,也很有野心。至于VIVO方面,雖然市場上傳言他們在做芯片上有些猶豫,但據筆者獲悉,他們無論是在和三星合作定義手機芯片,還是在類似手機ISP芯片這樣的周邊芯片上,也還在同步推進。 此外,在筆者看來,Arm現在推出了全新的V9架構和Cortex-X系列性能核,給芯片廠商在芯片設計上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并且從某種程度降低了芯片公司打造差異化芯片的門檻。再加上當前地緣政治政治的影響,國內大舉發展集成電路, 由此可見,小米重新回到手機芯片這個賽道也是理所當然。 困難依然重重 關于做芯片的難,尤其是在基帶方面,特別是現在做5G芯片的難,在過往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多次提及,在這里我們就不再重復詳述。以基帶芯片為例,Intel的折戟,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范例。就算后來聲明在外的海思麒麟,即使他們在基站通信方面有多年的經驗和積累,但也避免不了在手機芯片發展早期走了不少彎路。 另外,我們更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高通、聯發科、蘋果和三星都已經發布了5nm芯片,3nm芯片也在路上,而展銳也都發布了6nm芯片。小米(包括OPPO等新入者)如果想在手機高端芯片上面有所作為。除了技術以外,巨額的流片資金又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 而從當前的中國半導體行業現狀看來,因為芯片創業潮的興起,國內芯片人才的短板愈發明顯。特別是在各種高性能計算、GPU?;鶐酒酥罯PPO等新興芯片廠商的出現之后,小米必然會面臨芯片研發人員招募的挑戰。 有行內人士甚至打趣道,小米做芯片,能不能搶到產能都是問題。雖然這是玩笑話,但足以看到小米手機芯片前路的艱辛。 但至少,小米又重新出發了!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新聞潛望,作者:紀振宇,36氪經授權發布。 人們習以為常的互聯網服務,已經成為現代生活必備的基礎設施,但在背后網絡云服務商集中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其脆弱性也愈發突出。8日全球互聯網世界碰到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斷網”事件,就是這一脆弱性的最新例證。 全世界數以億計互聯網用戶在當天發現自己無法打開日常訪問的網站,在經過約1小時后才逐漸恢復。最終,一家名為Fastly的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服務提供商浮出水面,這家公司表示,由于進行了一項“服務配置”的修改,引發了大規模故障。 有意思的是,當人們得知問題出自Fastly這家公司后,其股價在當天出現大漲,因為通過這起事件,投資者意識到,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員工數不到1000人的“邊緣計算云服務”公司,對互聯網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宣稱在互聯網終端用戶和服務器之間架設“中繼站”,為用戶提供更快捷、便利的互聯網內容體驗的同時,由于這一類服務商集中度過高,導致了類似當天大范圍用戶無法打開網頁這樣的風險隱患。 “服務配置”修改搞癱大半個互聯網 本周二,當全球各地數以億計的互聯網用戶登陸自己平日經常登陸的網站時,發現頁面無法打開,并出現了“503 Errors”的錯誤提示,包括亞馬遜、Reddit、Twitch、Pinterest以及包括紐約時報、CNN等在內的多數新聞網站均悉數中招。 這一問題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初步的調查結果顯示,互聯網內容傳遞服務公司Fastly是引起這一場互聯網大規模掉線的主要原因。 從Fastly發布的狀態更新報告可以追蹤事件的整個進展過程,大約在美國太平洋時間8日凌晨2:58分,Fastly稱,“我們目前正在調查對我們的內容傳遞網絡服務(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帶來潛在影響的沖擊?!? 在這則報告發布后不久,推特上便出現了許多用戶聲稱無法打開BBC、CNN、紐約時報等新聞網站的推文。社交平臺推特本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其負責表情包的服務器無法接入,導致在出問題的時段內,許多推文的表情無法正常顯示。 隨后問題變得愈發嚴重,全球各個地區均不同程度出現網站無法打開的問題,甚至連英國政府官方網站都一度受到影響。 在大約一個小時后,Fastly再度更新狀態報告,稱已經找到問題并實施了修復措施,在美國太平洋時間8日凌晨4點10分,Fastly通過其官方推特稱,“我們發現一個服務配置的更改引發了全球服務的短暫中斷,目前已將這一配置關閉,我們全球服務網絡已恢復正常?!? Fastly是何方神圣? 對于許多普通互聯網用戶來說,Fastly的名字或許十分陌生,這家公司創辦于2011年,總部位于舊金山,從事的主要業務是互聯網云服務。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邊緣云計算平臺,提供將終端服務器的內容更近、更快地給到終端用戶的服務。簡而言之,Fastly為服務器和終端用戶之間搭建了一個中繼站,讓用戶無需再從終端服務器上下載網絡內容,而由Fastly事先預載一部分內容,當用戶訪問相應網站時,就無需再從遠端的終端服務器上下載,而從Fastly處獲得,提高終端用戶獲得互聯網內容的效率。 Fastly的這一互聯網內容傳遞服務,能夠讓網頁的加載速度更快、優化圖片、視頻和其他大尺寸的內容能夠更快的在用戶終端上出現。在Fastly官方網站的介紹中,該公司列舉了幾個例子,例如新聞網站Buzzfeed在使用了Fastly的服務后,加載速度提高了50%,紐約時報在美國大選夜能夠承載200萬用戶登陸等。 此外,邊緣云計算的另一個好處是作為一道額外的防范黑客攻擊的防火墻,例如最常見的DDoS攻擊等,保障終端服務器不受攻擊的影響。 但同時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由于Fastly作為連接終端服務器和終端用戶的橋梁,一旦這座“橋梁”發生問題,雙方之間的連接也就斷了,這正是8日所短暫發生的情況。 目前對于這起故障到底如何發生的有關細節還不得而知,Fastly方面也僅給出了是因為進行一項“服務配置”的調試而引發的簡單解釋。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外界已經得知此次不得不小的“斷網”事件主要責任方是Fastly的情況下,Fastly的股價在8日盤中大漲超過10%,這背后的邏輯是:通過這次事件,許多投資者發現Fastly居然服務如此多的互聯網內容提供方,對互聯網有著超過之前預期的影響力,盡管是一樁負面事件,但卻對公司本身是一次利好。 根據Fastly 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服務全球58個市場,第一季度總收入8485萬美元,其中6273萬美元來自于美國市場,占絕大部分比例,來自亞太和歐洲市場的收入則分別為915萬和964萬美元。Fastly在美國以外的用戶在截至3月31日為1208,約占全部用戶量的53%。 從財報業績表現來看,Fastly仍處在業務快速擴張階段,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4.8%,同時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過100%,導致當季凈虧損5051萬美元。去年全年,Fastly收入同比增速為45%,凈虧損9593萬美元。 Fastly在2020年同樣是一支疫情受益股,股價在當年從年初的每股約20美元一路漲至年末的每股100美元以上翻了4倍多。但在進入2021年后,股價又一路從高位回落,目前距離歷史高位已經腰斬。 Fastly斷網事件再次提醒我們互聯網服務的脆弱性,當提供互聯網底層服務的單個公司出現短時故障時,將導致大規模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受到影響,因為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內容提供方正在依賴越來越少的類似Fastly這樣的中間云服務提供商,這樣的事件在近期時有發生,包括去年7月Cloudflare因故障中斷服務以及亞馬遜旗下AWS在去年11月碰到的短期故障等,云服務市場集中度的不斷提高,正在不斷加劇這樣的潛在風險。
2021-06-09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鹿角財經”(ID:lueconomics),作者:小鹿角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蘋果WWDC2021開發者大會正式舉辦。這是蘋果有史以來第二次舉辦線上發布會,與去年一樣,坐在觀眾席上歡呼的全都是Memoji小人。 早在六七年前,蘋果還是黑科技的代名詞,萬眾期待的WWDC被果粉們視為“科技春晚”。如今,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也如同春晚一樣,正變得越來越乏味。 在本次WWDC2021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沒有發布任何新的硬件產品,沒有大家期待的AR/VR穿戴設備、也沒有新款AirPods和新款iPad,取而代之的是iOS 15、iPadOS 15、macOS Monterey、watchOS 8、HomeOS五個不同設備的操作系統功能更新。 01 iOS 15:加強線上交流體驗 全新的iOS 15系統在FaceTime、通知、錢包、掃描文字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也許是因為疫情導致線上交流更加密切,年初Clubhouse的現象級熱度也讓蘋果倍感危機,于是iOS 15的更新重點大多放在了FaceTime上。 如今的FaceTime已經不是單純的視頻聊天工具,其聲音、畫面、信息分享功能都在新系統中得到了升級。 更新后的FaceTime支持空間音頻,在多人會話場景下,每個人的聲音都會跟隨其在屏幕上所處位置,營造出更為立體的空間感。其次,全新的麥克風模式可以將用戶的聲音與背景雜音分離,同時支持人像模式虛化效果,帶來了更好的視頻通話體驗。 此外,FaceTime還新增了SharePlay功能,用戶可以在視頻通話狀態下與好友共享當前屏幕、同步看視頻、聽音樂。這項功能還支持多設備協作,從手機切換到大屏設備時,依舊能保持體驗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iOS 15中的FaceTime允許用戶自主創建視頻通話鏈接,安卓或Windows(瀏覽器)用戶也能通過這些分享鏈接加入FaceTime會議。 更頻繁的線上交流需求,使得信息過濾也成為新系統的關注的重點之一。 在iOS 15中,新的通知系統會根據用戶日程自動在合適時間給用戶推送合適的信息,并且會通過AI將推送自動分類、確定優先級。通知信息更加聚合,便于用戶查看,避免分心。 還有一個早就在安卓端普及的功能——圖片文字識別,這次也終于在iOS 15實現。蘋果的Live Text實況文本功能只需輕按圖片,便可提取圖上的文字信息繼而完成撥打電話、信息發送等操作,該功能還支持7種語言實時翻譯。 除此之外,iOS 15相冊也進行了升級,不僅系統能自動生成“精選回憶”,還能調用Apple Music曲庫為其配樂。 02 iPadOS 15:多任務處理能力加強 作為有效的生產力工具,iPad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在新升級的iPadOS 15中該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iPadOS 15的更新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新增懸浮窗和分屏、分組的多任務界面、配套鍵盤快捷鍵、“大屏化”的小部件和全局手寫的快速筆記。 總的來說,iPadOS 15并沒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樣向Mac OS靠近,反而越來越像iOS系統。上述提到的iOS 15新功能iPadOS 15幾乎都具備,同時借助大屏優勢,iPadOS 15支持下的iPad還允許某些應用以浮窗的形式展現在屏幕上。 此外,iPadOS 15還支持快速備忘錄功能。使用Apple Pencil手寫筆在屏幕右下角向屏幕中間輕掃即可打開快速備忘錄,之后便可以使用手寫筆快速注釋,這些筆記也會在iPhone、iPad和Mac上同步出現。 對于應用開發者們來說,他們可以直接在iPad上創建App,并將其上傳到App Sore當中,全方位加強iPad的生產力。 03 macOS Monterey:實現多設備協同工作 新一代macOS系統被命名為Monterey,其跨設備交互功能是這次大會的最大亮點之一。 universal control功能讓跨設備交互更順暢,Mac、iPad、iPhone等多個不同設備間可以實時共享一套鍵盤和鼠標。用戶只需把iPad放在Mac旁,就可以直接將Mac光標移動到iPad上,用Mac的鍵盤也能直接控制pad,在不同設備之間直接拖拽文件。 此次升級之后,Mac也將支持Airplay,允許用Mac的屏幕和揚聲器來播放iPad、iPhone上的內容。 在隱私方面,macOS Monterey的數字資產轉讓功能允許用戶將自己的“數字遺產”留給后人。iCloud也升級為iCloud+,用戶付費后可在所有登陸的網站中自動隱藏郵箱,保護隱私不被追蹤。 此外,iPhone上的“捷徑指令”也被應用到Mac身上。Safari瀏覽器的視覺設計、標簽頁、工具欄、搜索框等部分都得到了更新。 其他方面,Home OS的更新使得用戶可以通過iPhone解鎖家庭智能鎖、通過HomePod Mini控制Siri播放電視劇、與家人朋友共享音樂等等,但這些功能對于國內用戶來說已經很熟悉。 Apple Watch配備的WatchOS 8系統更獨立,該系統更新了健康功能,支持呼吸頻率檢測和異常提醒;新增了全新的人像表盤,用戶可以選擇相冊中的人像照片自定義構圖;在信息回復方面也更加快捷,不僅提升了語音識別和手寫信息功能,用戶還可以通過手表發送照片、emoji和gif動畫。 總的來說,雖然本次WWDC沒有什么值得驚嘆的亮點,但能夠看出來蘋果在補齊短板的同時,依然在堅持自己的路,通過跨終端的交互連接,來加強其生態系統的穩固性。 而對于用戶來說,在挑選產品時已經不能只看性能了,品牌生態圈很大程度決定了不同產品、不同功能的實現程度。毫無疑問,產品的統一性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也能為品牌創造更大的市場價值。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