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作者:屈欣悅、張嘉嘉(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編輯:馮嘉欣,36氪經授權發布。
從《唐宮夜宴》到“端午奇妙游”,我們看到河南衛視“唐宮世界”IP已經悄然成型。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在有一個已經成熟、獨立的作品的前提下,怎樣讓這個作品更多延展,多元呈現,以及如何推廣至更為廣大的受眾。
“河南衛視殺瘋了”,就在2021。
端午過后,河南衛視播放的“端午奇妙游”火遍全網,據河南衛視官方統計,播出之后的四十八小時,“端午奇妙夜”“洛神水賦”等話題上了19次熱搜,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三十億。電視媒介類似的現象級傳播,還得看去年湖南衛視推出的《乘風破浪的姐姐》。
之所以網友驚呼“殺瘋”,與年初河南省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唐宮夜宴》有關。憑借創意表演和精致舞美,《唐宮夜宴》一經播出便迅速“出圈”,不僅被央視、新華網等央媒官微轉發,還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主流報媒的專門報道。
之所以在河南省春晚上選擇《唐宮夜宴》這一舞蹈節目,是因為導演組看中了其“好看、好玩”以及詼諧幽默的調性。
如果年初《唐宮夜宴》的爆紅還算一次偶然事件,那么這次端午特別節目則看作河南衛視一種自覺的行動。
而最能彰顯這種自覺之處,是河南衛視正在有意打造一個新的IP宇宙——“唐宮世界”。
“端午奇妙游 《唐宮夜宴》前傳”,其實光從這個節目名稱已經可以見得端倪。節目組不僅特意拓展了《唐宮夜宴》的框架,而且還為四位“唐朝女子”加入了各自的故事線。在“奇妙夜”片尾,河南衛視還借視頻表達:“但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這個小舞臺上的演出,冥冥中預示著她們人生旅途,將發生奇妙的變化?!?/p>
事實上,即將“發生奇妙變化”的不僅僅是虛構的“唐朝女子”,還有意外走紅的河南和它的“唐宮世界”。
相比《唐宮夜宴》用一支舞蹈激起火花,此次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的野心則更為龐大。
45分鐘的晚會共包括7個節目,分別是:《祈》《龍舟祭》《蘭陵王入陣曲》《唐印》《醫圣傳人》《粽橫一面》《麗人行》。
水下舞蹈《祈》更是為整場晚會貢獻了高光片段。
△《祈》
整個晚會一改傳統意義上的“串詞+節目”的模式,用四位唐小妹的視角,拉出了四條平行且交錯的故事線,講述了發生在《唐宮夜宴》前的故事——盛世大唐下的端午盛會。
與傳統晚會相比而言,河南衛視的“端午奇妙游”更像是一集電視?。簱碛泄适虑楣澟c劇情線索,人物形象也在晚會中對應節目的“才藝展示”下更加出彩。
據悉,河南衛視節目組在春晚《唐宮夜宴》后,設計了“唐宮舞樂小女子IP”。此次端午節節目組設計了其中四位小女子的故事背景、人物大綱,進行了網絡征集活動。隨后在端午晚會節目中,用四位唐小妹的視角,展現了她們在入宮之前的前傳故事,并根據她們對應的節目,表現出了她們各異的性格特征。
其中,水下舞《祈》的情節設置,就被安排在了藝高膽大、性格豪爽的漁家女子唐小玉身上。還特意設置了小玉的父親在鬧事中尋找她的時候與漁夫的對白:“我不是怕她丟,我是怕她出什么風頭?!?/p>
熱情的網友借用漁夫的回答一語雙關:“小玉(小豫)要是出風頭的話,你攔得住嗎?”
對唐小妹的形象IP布局,從春晚開始就拉開了序幕。
春晚的驚鴻一瞥之后,在河南元宵晚會中,這群唐宮女子在真實的場景再次返場,打卡了隋唐洛陽城、清明上河園、登封觀星臺等文化地標被觀眾贊嘆為“夢幻聯動”。
這檔元宵晚會被命名為“奇妙夜”,也開始了河南衛視在“中國節日”系列下“奇妙游”的雛形。
從河南衛視“清明奇妙游”開始,晚會繼續以“唐傭出逃”為線索,用唐宮舞樂中的女子視角,呈現出了不同節慶下的河南盛景。
在“端午奇妙游”中,四位姑娘最終相逢于夜市。而故事卻并未結束,似乎有更多的未知將在《七夕奇妙游》中發生。
《唐宮夜宴》女子群像也早已開始走向了真實世界:元宵節當天,河南博物館就上線了相關文創盲盒的預售;同時,“唐宮小妹”的一系列3D形象也在清明節之后陸續發布。
河南衛視策劃徐娜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唐宮舞樂的女子群像,“正在準備網劇,可能還會推出網絡電影”。這一組人物形象正在深入商業領域,目前谷粒多、美大集成灶等不少品牌,都已陸續邀請唐宮小女子們拍攝面向年輕消費市場的中國風廣告片。
所謂IP,就意味著旺盛的生命力。
這種生命力,以源遠流長的文化為根基,以前沿的審美品味為保障,以精心的二次創作為動力。
從《唐宮夜宴》開始,“學院派”創作的藝術作品成為了河南衛視的取材庫。
春晚亮相的《唐宮夜宴》,改編自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該作品曾入選中國古典舞的高級獎項,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
改編后的《唐宮夜宴》縮短了一分鐘,通過電視化語言進行了再創作裝,利用摳像、三維、AR等虛擬技術,將舞臺錄制與棚內的畫面,通過“5G+AR”的技術手段進行合成,實現了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的結合,最終呈現了精妙絕倫的舞臺效果。
在河南衛視“清明奇妙游”中亮相的《紙扇書生》舞蹈,是2018年由北京舞蹈學院創作表演,而后火遍全網的“網紅舞蹈”。河南衛視通過對舞蹈劇目立意與意象的再次梳理,選擇了世界文化遺產中,天下四大書院之一的登封嵩陽書院進行實景拍攝。既貼合了主題,也宣傳了當地名勝,讓這段舞蹈的藝術質感和感染力都上升了一個層次。
△舞蹈劇目《紙扇書生》舞臺劇照
而在此次“端午奇妙游”中出現的《唐印》《麗人行》,都是中國舞蹈界中代表性作品?!短朴 酚?019年,由北京舞蹈學院選送,在國內規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賽第十二屆“桃李杯”首次展演。
△舞蹈劇目《唐印》舞臺劇照
由重慶歌舞團創作的《麗人行》,更是一度在社交媒體上被“競相翻跳”,早已成為重慶舞蹈名片的經典段落。
重慶歌舞團的副總經理王曉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回顧優質的傳統文化,不斷的創新才能作品維持生命力:“《唐宮夜宴》與《麗人行》都是中國舞蹈的驕傲,也是我們舞蹈藝術工作者文化自信的體現,兩個不同題材、風格的作品融合嫁接,我們期待賦予新的審美和創意?!?/p>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唐宮世界”的無限可能
事實上,河南衛視在2010年就提出了文化立臺的構想,并且致力于“根植于中國文化,與時俱進地采用現代、時尚、娛樂化的表達手法”。
△因為臺標借用大象的形象(“豫”),所以河南衛視也被叫做“大象臺”
在這十年間,河南衛視也有過諸如《知根知底》《漢字英雄》這樣成功的嘗試,但是進入后娛樂時代,媒介繁衍迅速,文化消費市場不斷被細分,河南衛視一直沒能把準時代脈搏進而判斷這一時期“中國文化”如何“現代、時尚、娛樂化表達”。
《唐宮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在無意間給出了最精彩的注解。創造IP并不新鮮,但是河南衛視的幾次成功嘗試,無疑在各大電視臺以流量為核心的“內卷”斗獸場上另辟了蹊徑:
一是這是一場多媒體融合范例;
二是這是一場科技與文化以審美為邏輯的代表;
三是這是一次傳統文化與主流文化、多種亞文化精彩結合的典范。
河南衛視的勝利似乎說明缺乏資本不等于扼殺創意,盡管資本在文化市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過最為重要的,河南衛視(事實上,主體應該是2020年成立的“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正在有意構建的“唐宮世界”,就從文化產業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充滿著無限可能。
正如上文提到,“奇妙游”中已經開始為四個唐小妹分出劇情。但其實這并不是一個完整的敘事(符合其“前傳”的設定),從故事來講,四個女孩只是在片尾實現同框,那么她們各自發生了什么故事?她們一同又將發生什么?她們如何進入的皇宮?他們在皇宮又發生了什么故事?
好奇心加上情節空白,故事就會源源不斷,這就是IP的本質:有趣地講故事。編導透露會考慮網劇的形式延續唐宮故事,事實上這個故事已經可以有非常宏大的敘事框架了。以漫威為例,《鋼鐵俠》上映并取得成功后,《雷神》《美國隊長》《冬兵》《蟻人》等獨立單元輪番上陣,并在《復仇者聯盟》實現最強IP矩陣。
同樣,在“唐宮世界”最終成型前,機靈活潑的唐小玉可以上演一場歡樂版《宮鎖心玉》,藥膳專家唐小竹或成另一版《女醫明妃傳》,上演大女主加中醫題材。而舞蹈《唐印》賽博場景不由讓人將戲班臺柱唐小可帶入到一場表面浮華實則暗藏危機的古裝懸疑劇當中了。這些故事最終匯集到《唐宮夜宴》,又從《唐宮夜宴》說開去。
△《長安十二時辰》(上)和舞蹈《唐印》(下)
現實層面看,河南也完全具有操刀此般大工程的能力。據《河南文化發展報告(2019)》指出,河南全省國有電影制片單位1家(河南電影電視制作集團公司),民營電影制片單位近300家。截至2018年底,河南電影已備案近800部,已完成影片近240部,涌現出紀錄片《永遠的焦裕祿》《興衰之鑒》,故事片《李學生》《葉問2》《忠烈楊家將》《蘇武牧羊》《仁醫胡佩蘭》《一句頂一萬句》《楊靖宇》《守靈》《我的朋友圈》等一批優秀電影作品,初步形成了題材廣泛、類型多樣、品種豐富的創作生產格局。
當然,這只“唐宮世界”的基本盤。
再來看幾次表演中備受關注的舞蹈部分。喜好舞蹈的朋友絕不會錯過的兩部經典舞劇《風中少林》《水中洛神》,正是鄭州歌舞劇院(《唐宮夜宴》原創舞劇的制作方)編排的拿手劇目。盡管原版的《唐宮夜宴》的只有7分多鐘,但是結合未來四小妹可能的劇情發展,《唐宮夜宴》完全有發展成完整舞劇的可能。
△舞劇《水月洛神》
類似可借鑒的案例并不占少數。以楊麗萍的大型舞蹈集《云南映象》為例,該劇駐場云南的同時,還會全國甚至全球巡演,7年前就創下了到達海內外50多個城市,完成4000多場商演的傲人成績。根據現有口碑可以推測,一旦《唐宮夜宴》編排成熟,完全可以形成駐場演出加全國巡演“雙軌道”,屆時必將再次掀起“唐宮熱”。
當然,主題公園是每個IP的最大夢想聚集地。河南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其文化資源數不勝數,許多主題公園就依托歷史文化打造。據《2019年河南省主題公園發展報告》,目前河南以歷史文化為資源的主題公園主要包括焦作市的“韓愈文化主題園”、 鄭州市的“綠博園”、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鄭州的“方特歡樂世界”等,報告還指出,目前河南的主題公園許多主題定位不清晰、層次紊亂,還出現了商業性吞并文化性的現象。
△開封宋城文化產業園區
問題的實質是河南現有的主題公園沒有形成有效的凝練的IP,如若唐朝小妹的IP能夠不斷拓展,形成“唐宮世界”,那么主題公園也指日可待了。不過,要想實現“無限可能”,則需要河南能夠保持初心,依然滿懷誠意地、精益求精的交出每一份答卷。
自春節《唐宮夜宴》上演后,春節期間,洛陽博物館的游客量連續多日達到上限,其中有不少游客專門打卡唐三彩展廳。每天在河南博物院排隊等待去觀看文物的觀眾綿延200米已成為一種常態。
在此次河南衛視制作的“端午奇妙游”中,實景拍攝地包括了洛陽九洲池,開封清明上河園,南陽醫圣祠等,還巧借夜市場景,介紹了河南特色美食羊肉燴面,灌湯包等??梢灶A見,這些地方將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鄭州健康路美食街
同時,河南衛視的“唐宮世界”系列,也為文化藝術市場,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
打造IP的思路難點不在于沒有產品,而在于沒有好產品。
“唐宮世界”提供的是一種創作生產的模式:在有一個已經成熟、獨立的作品的前提,怎樣讓這個作品得到符合其上演地點、適合其媒介傳播的呈現?
這需要更為宏大的視野:需要對相關領域經典、前沿的作品都有所涉獵;在聯動思維下,根據相關地域特色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呈現,利用科技手段有機融合,而不僅僅局限于聲光電的滿足;以及,如何推廣至更為廣大的受眾,跨地域的,跨媒介的,甚至,跨國家的。
因此,未來河南衛視提供的模式,可能會帶來行業內的一些思路改變。
從一次創作走向更多的二次創作,更多垂直領域的小眾作品,將得到“跨界開發”。經典作品將擁有多種版本呈現??萍际侄蔚牟粩鄤撔?,行業的拓展讓我們具備不斷分工細化的能力。
△原版《麗人行》
一些目前受到渠道限制、地域限制的產品將不斷“出圈”,如不少實景演出、地方臺的特色節目將會不斷在各地各色的舞臺上,與自身的在地性融合,構建屬于自身的文化品牌。
這或許是河南衛視的宏大愿景:作品背后河南在歷史文化中的選擇,成為了宇宙旋轉的原動力。河南衛視的”唐宮世界“用IP的力量挖掘了九州腹地的文化資源。它是神州的中點,也承載了千萬年來漢唐文化的積淀。借助這一有效途徑,河南甚至可以與耕耘已久的大宋文化有效銜接,形成一個更大的歷史世界觀。
上一條:格力打折,股民嚇跑